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强化收藏的“耐心”

(2013-10-23 18:52:26)
标签:

杂谈

分类: 看图说话

想哪儿说哪儿---强化收藏的“耐心”

  还是那句话,我说得最多的,可能是我做得最差的,或者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我这些杂七杂八的“絮叨”,其实就是些日记,自己写给自己的。自言自语的话,有幸被朋友看了,或许还有一二参考,纯属意外收获。另一层意思,哪位读后受了负面影响,那可怨不得我啊。博客这东西本就像“赶集”,什么人都来,什么话都说,定力不足,没有鉴别能力,还是少来的好。

  近几天又卖出两件朱培尔山水,价格比我想象高不少。2013年开春,北京一位朋友专程来拿汪为新,三件四尺条幅给了六万多。还有前几年买鸿钧一套四尺四条屏,买来一直放着,挂网上几年,都没人问价,突然就被上海朋友高价买走了。这情况还有很多次,发生在石开、孙伯翔、何应辉身上都有。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曾经激动过自己,也激动过别人的物件,即便一时“被冷落”,也绝对值得珍藏,得相信自己的判断,别慌。

  这几年搞收藏的人越来越多,通过我和老齐的关系,来“中国书法超市”开店的,大约快十家了吧?注意到一种情况,不少朋友来开店时,对“挣钱”的预期太乐观,把老齐的超市直接当成“淘金场”了。一旦买卖冷清,少人问津,就心慌意乱,甚至怀疑自己曾经信誓旦旦喜欢得发疯的藏品,世界要末日了似的!这种心态很可怕,可怕之处就在于它会蔓延,自己心慌,还会连带别人心慌。一个心慌意乱心神不定的市场,多可怕?

  按说人家心慌不心慌,与“马教授的店”毫无关系,也用不着咱去操那份闲心!或者正相反,多数人心慌的市场,有可能正是捡大漏的最佳时机。记得2008年吗,面对无人点击无人掏钱的超市,多少人慌了、逃了?多少精品大件被抛了、送了?多少专家断言书画收藏冰冻期来了、久了?也正是2008年,又有多少有眼光的朋友趁机抄底?无数被人们嫉妒得要死的极品大件,都是在“市场心慌”中被人家抄为己有的!

  今年的书画市场,是牛市,还是熊市?我判断,大盘熊,个别牛!再观察一个阶段,不出意外,2013年或许会成为书画及收藏的转折之年:两大阵营更加明朗化。“官场导向”的实体市场渐走下坡,“品味导向”的网络市场高歌猛进;“体制内”与“体制外”鸿沟渐平,书协美协、理事主席不再是金字招牌!各路藏家的“风向标”,正在从“展赛获奖”“名家大腕”,向“感动”“快活”“未来”转变,耐心更足,下手更狠!

  今天说事儿,想到三点。第一,我们的书画市场在成熟;第二,我们的书画受众在壮大;第三,我们的书画创作在进步。看到这三点,就要尽可能磨砺自己的“耐心”。“耐心”表现在哪里?看准下手,下手了,不后悔;给足“藏”的时间,今进明出是倒卖,不是收藏;宝贝自己的选择,不受市场左右,谁爱心慌谁心慌,咱不心慌!什么时候不为“风吹草动”“风平浪静”心惊了,咱的书画收藏也就成熟了。

 

                   2013-10-23 18:52:26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