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孔雀一看,惊呆了!

(2013-10-22 15:19:01)
标签:

杂谈

分类: 汉书下酒

想哪儿说哪儿---孔雀一看,惊呆了!

  这几年养成一大嗜好。说好,不见得,因为费精力不算,还费银子,让本就拮据的手头,更加寒酸;说不好,也不见得,因这嗜好,增添了许多喜悦,别人挖空心思应对俗世俗事的时候,我则沉浸于斯,心旷神怡,乐哉陶陶。

  这嗜好,就是“逛店”,一个一个逐一看,有衷情的,甚至几次光顾,不厌其烦。对店主,则不断磨练人家耐心,人家定的价,咱要反复侃,看到底水深多少。待真测出深浅,又可能早已“见异思迁”,有了“新欢”,即便人家“自荐”,也难奈我何了!

  所谓“逛店"”,是逛网上金石书画店,对当今诸位“名家”,几尽“挑三拣四”,甚或“呼来喝去”之能事,圣人言:“不亦乐乎?”譬如昨晚,我就到“止堂的小店”,翻箱倒柜,大走了几遭。几个回合下来,对他的“黑老虎”,颇生出几分“觊觎”之心。于是短信骚扰,问人家“聘资”,几个来回,聘资没谈妥,也算“不亦快哉”了!

  那令我大呼“不亦快哉”的“娇娇娃”,是一古画像石拓片,“止堂”说,这是汉代的物件,是他好不容易从外地哪个庙里拓来的,拓的不多,所以欲购从速,售完为止。定的价格倒也不高,才1600元,我看很值!咂磨够滋味,下决心找“止堂”,准备大喝一声“拿下了”,却发现那“娇娇娃”,已卖出了!

  “止堂的小店”把我衷情的“娇娇娃”,神鬼不知给撤了,闹得我老大不高兴。不高兴,倒不是没了那图,因为我喜欢那“芳容”,早已下载,入了我的资料库。不高兴,是因为“止堂”那老头儿,在图的下面,连续发了几组虽简短但精彩的文字,在我杜撰这篇短文的时候,想借用以便添彩,却怎么也找不到!没办法,只好自己说,类似小学时被老师逼着练过无数次的看图说话,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吧!

  初看这拓片,我脑海里,石光电火般,出现一系列景象。事后再想,连我自己都赞叹这奇思妙想,几近神出鬼没的化境。其一,我看那“五头之鸟”,能穿越几十年时光,想起上小学二年纪时,我亲自画在学校板报上的图案,何其相似奈尔!看来,古人的幽思,咱读小学时就有;

  其二,我看那孔雀,最震惊的,是他的表情。加一句特别说明,这里我用“他”指孔雀,一是我断定这家伙是个男性;二是这家伙的表情太逗,不拟人,不足以把他说清楚。我对这家伙的表情,最初的认识,是“惊呆了!”,为什么“惊呆了”?为那“五头之鸟”。在孔雀眼里,他看到一个从远古就有的画面---远古的符号,能不震惊?再者,远古的人们,甚至还拖着屁股后面的尾巴,就创作出如此质朴、简洁、浑厚、生动的线条和画面,能不让他“惊呆”?话说至此,我又想起了“止堂”那老头儿的评论。他说,所谓艺术,最根本,最精妙的,其实就在一个“简”字,无论怎么追求,最后还得回归到这里。实在讲得好!

  其三,孔雀“惊呆了”,为“五头之鸟”;我也“惊呆了”,既为“五头之鸟”,也为“惊呆了的孔雀”,更为远古人们卓越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这幅不大的拓片面前,我读出了古人的自然、豁达,他们任情挥洒自己所感、所悟、所思、所想,不矫情,不造作,笔锋或刀锋所至,一片真性情呼之欲出,令人心颤。在它面前,我们现如今的一些艺术家,真该想点什么了。


     2008-1-26 23:25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