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操作“鸿篇巨制”

(2013-10-02 16:56:23)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长里短

想哪儿说哪儿---操作“鸿篇巨制”

  我的文章,其实都是日记。
  写日记的最初想法,是想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事,顺便给孩子树个“持之以恒”的榜样。至于其他,则或是兴之所至,或是有感而发,涂鸦而已。
  所谓日记,顾名思义,应该是每天都记,篇幅可长可短,内容可多可少。如此,如果把每年的日日夜夜都记下来,就是365x若干篇,真正的“鸿篇巨制”。
  真要按字面意思操作“日记”,就确有半途而废的危险。为防止孩子说咱“没有坚韧不拔的意志”,我就把日记的内容做了一个事先的交代:
  1、 关于孩子的事,要记。但事可先可后,有新鲜出炉可记之事,也有流金岁月怀旧之情;

  2、 关于教育孩子的事,要记。但绝不仅限于老两口儿星光闪现,只要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素材都可以罗列其中;
  3、 关于应对考试的事,要记。除非哪一天中国的应试教育彻底寿终正寝了;
  4、 关于做人做事的道理,要记。但绝不能空洞地讲“突然间,一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滑倒在路边,路上,自行车、小汽车飞奔,怎么办?这时,雷峰叔叔的光辉形象在我眼前闪现……”;
  5、 关于如何认识社会、如何认识身边形形色色的人,要记。如,这几天,我正如饥似渴读刘墉《我不是教你诈》,那么,在近一时期的日记中,一些精彩的故事、格言,我一定会给孩子讲,说不定也会记入日记中;
  6、 关于读书的体会,要记。这些年,我养成一个很败家的习惯,就是买书,一批一批地往家买,往书架上摆。至少可以说,买的是极中意的书,很想一读,甚至还存点为孩子存书的念头。真读进去且有所得时,又总爱信笔涂鸦写点体会感想之类,自认稍好可以传世,说不定也会搬上日记;
  7、 家中趣事、琐事,要记。都说人过40就恋旧,以前不信,现在开始信。有时不知不觉竟能想到身后之事。想的最多的是,就一个孩子,我们百年之后,就她一个人在这世界上谋生活,真遇上什么事,连个能商量的都没有。想过之后又自觉荒诞,不可理喻。但有一点我可以肯定:以孩子的善良,一定会时时想起爸爸、妈妈。想什么?想爸爸妈妈对她的好或不好。但时间长了,就可能忘却,没什么可想,甚至想不起来。那怎么可以,就为了让孩子能时时想起慈祥的爸爸,我也要咬紧牙关记下去。明天,专门去买20本这种日记本,以成就几十年后孩子的精神支柱;
  8、 孩子的喜怒哀乐,要记。包括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时,那时她不会记;也包括在爸妈精心呵护下上小学、初中、高中时,这时她没时间记;至于考上大学及走向社会后,最好她自己记,留给她的孩子,但我也不放弃亲自记下去的权力;
  9、 我们老两口儿小时、上大学时、成为夫妻时的有关琐事、趣事,要记。我们也有过天真烂漫的童年,也有过令人捧腹的趣事,在这个年代说那个年代的人和事,孩子历来都有兴趣听,有精力神往,我就有记的必要。读下这部“鸿篇巨制”,孩子既可以想起自己的以往,也能得到一个活生生的可亲可敬的高大的爸爸的形象;
  10、为孩子的苦心经营,要记。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对孩子的挂念也一天天加深,有时甚至为孩子的将来算计过多。譬如,藏书,想留给孩子读;购房,想离德州一中近一点;买纪念币、买名人字画,想给孩子置办点家业;存款,想让孩子成家立业时不象我们当初那样艰难等等。
  如此设置内容,我的担心就轻多了。
  我有信心一直记下去,但对精彩到能让出版家一年再版几十次,信心还不是很足。

 

                     2007-12-23 08:00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