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说的话,和这短文的题目,都不是我想出来的。
我这人有个毛病,出发爱带本书,路上看,住处看,随行或被随行一哨人马,假如想休闲一下,打几轮够级?抱歉,我不会,会也不愿打,实在睁不开要玩儿的眼。
最近到苏州学习,来回共五天。临行拿一册《非常梅兰芳》,二百多页码,一般够读了。始料不及的是,这书貌似够厚,却有忒多“珍贵插图”。读图是时尚,为啥时尚?不费劲!所以,高铁没到江苏界,《非常梅兰芳》已读过一半。
我读的培训班,是国家商务部组织的,排序是二十二、二十三期。看会标时,我就犯嘀咕,两期合办,人数不过百人,时间也就五天,假如是一期,还能怎样仓促?好在咱久经战阵,对付这类小情况,驾轻就熟!所以,在苏州的五天,我过得很愉快。听课认真,回答踊跃,顺便还表扬了一把领导,很值得纪念的一次活动。
没参加过正规人才培训的朋友,常爱有些猜测,以为这类会议名堂好听,其实就是旅游,只不过变变说法而已。我要说,这些年,我经历过无数次学习和培训,但象人猜测那种名为学习实则旅游的活动,还真是从来没有经历过。尤其这次国开区人才培训,为了落实中央决定,连最起码的开学晚宴、结业送行都取消了。还能怎样?
说着表扬国家商务部的话,我突然乐了。乐什么?乐人们莫名其妙的心态。譬如我在苏州读完《非常梅兰芳》,旋即在培训班教室对过买了《我的朋友鲁迅》。内山完造在上海开“内山书店”,阴差阳错就认识了鲁迅,而且一见如故,成为莫逆。莫逆的表现之一,内山听先生谈话很认真,而且认真听之外还记录,所以有了这册《我的朋友鲁迅》。我等就是来听课的,假如也有内山完造的细心耐心热心,一次培训班该会有多少收获、心得可写成文章?
内山完造《“爸爸,妈妈,弟弟”》:---每次海婴来到店里,都会一边喊着“爸爸、爸爸”,一边去爬最喜欢的梯子。虽然梯子很矮,但是海婴不爬到最上头决不罢休。“妈妈”总说“危险危险”,海婴就回道“没有、没有”或是“不、不”,怎么也要爬到最上面。然后他会向后仰着头,喊着“爸爸、爸爸”,十分兴奋。那时,先生必定会说“真是难办”,一副幸福的烦恼样---。鲁迅先生“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模样,被内山完造写活了!
还有,就是这句话:“一副幸福的烦恼样”!“烦恼样”是个啥样?“幸福的烦恼样”又是个啥样?我的感觉里,或说我的解读里,“烦恼样”,无论何时,都是真的烦恼;“幸福的烦恼样”,有些则多了些许矫情,或者遮遮掩掩。像鲁迅先生这样“幸福的烦恼样”,我有过,很多人都有过。这种“烦恼”,内心其实甜蜜,尽管也累人累心。有时我真想建议,正被大家喜爱、热爱、追捧、抢购的艺术家,还是幸福地烦恼着吧。
2013-08-24 18:39:44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