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彦湖兄相识,约在十年前。
好友于明诠第三次摘得全国中青展一等奖不久,同获一等奖的刘彦湖兄来德州,便有了我和他的相识,也有了我那批老也拍不完的刘作斗方、条幅、小品,还有印章。
刘彦湖的好在哪里?
最近,听不少业内人士为他叫好,也见多了超市拍卖区如潮的赞誉声,尤其那位“知寒堂”,更是一边说好一边挣钱,火得“贼上了房”似的!
刘彦湖的好在哪里?假如条件允许,该说的还真不少。
诸位且听我道来。当然也可七嘴八舌。
刘彦湖好在哪里?
其一,人好。似乎这话不用说。但依我看,这是根本,不说不行。从几件小事说起。他话不多,符合圣人“讷于言---”的基本标准。十年前第一次见面,我基本没记住他说过什么话,却得到那么多精美书作。十年后第一次通话,还是不多几句,却仍感亲切,如在眼前,全没有某些所谓名家牛皮哄哄的架式;他节俭,符合老人家“节省节约闹革命”的号召。最近,山西赵腾晋挟彦湖题字售书,我一下要了两本。每每于开会之时,一不留神,就会想起书中一件作品,《刘彦湖书法作品集》60页,写在“魔芋”牌“标准挂面”纸上的作品。我就想,彦湖兄这是何苦呢,别的难说,写字的纸,藏家供得起啊!他负责。正合了主席那句“世界上的事,怕就怕认真二字”,言必行,行必果。对润例,说多少就多少,绝无二价。既对得起自己,又对得起藏家;他谦虚。于功成名就之时,埋头苦干,潜心营造自己的“文字江山”,十年磨一剑,书艺大进,令人击节!
其二,字好。“中国书法超市”竹韵斋、知寒堂、冬雨轩、桐荫山房等很多画廊都在做刘彦湖。做,就是看好,看好他的字,更确切地说是在看好他人的基础上又看好他的字!怎么叫看好他的字?就是估磨着买他的字有利可图!你以为竹韵斋无利能起早?知寒堂也不会!也就齐总搞了个“中国书法超市”,有点“无利”也“起早”的味道!我就弄不明白,这老齐又不傻,搞一超市,收那一点钱,够干啥的?刘彦湖的字好,不是我说好就好的,我暂时还不具备这号召力。石开先生说的应该有一定说服力。他说,刘彦湖的书法有一种名士气,有一种形而上的哲学意味。刘彦湖的作品集刚出不久,与明诠兄一起探望书坛泰斗魏启后老人,一般不褒贬人的魏老,对彦湖大加赞赏,以为比许多美术馆的古人藏品还要精彩!这是何等的荣耀?
其三,潜力大。作为书法爱好者和收藏者,我曾多次就此请教方家,也十分关注有关评论,时间久了,多少也有了点个人的看法。刘彦湖潜力巨大,一是他位置优越。中央美院教授、博导,现在不是,早晚必是,这就是潜力;二是他潜心为艺,厚积薄发。当他“沉寂”数年之后隆重推出自己的“文字江山”系列活动,多少人为之震惊、振奋!这时,人们才知道他几年来在干什么。以他的秉性,就这么一直干下去,那潜力该有多大?三是他的“火”不浮燥。在艺术界,有一种很让人厌的风---炒。炒,很害人,也很“火”人,但很多曾经“火”过的人,最后该咋着还得咋着,因为那曾经有的“火”,是心高气傲,是浮燥,是没见过甚至没听过天多高地多大。刘彦湖的“火”,是“烹小鲜”的火,不紧不慢,有条不紊,扎扎实实往高处走,来龙去脉清清楚楚,让人觉得放心;四是他很自信,并且有一种使命感。用他自己的话讲,作书法,他一直很“边缘”,包括在美术专业教书法,也很“边缘”,还比较默默无闻,从没有制造过什么“事件”,但他“很相信”自己正在精心培植的“这棵树”,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五是他已经成功地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书法图式,而这正是大师之路的基石!
2007-8-9
11:48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