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侃侃“侃价”

(2013-06-29 13:27:43)
标签:

杂谈

分类: 苦乐收藏

想哪儿说哪儿---侃侃“侃价”

  上午发了陈彦舟52件作品。

  图片还没上完,常德一位朋友就要求“一口价打包”。

  说实话,面对这种“狠手”,我有三点感觉。第一,高兴。一样挣钱,一下子挣了,比折腾52次好!第二。喜欢。我买东西比较狠,所以打心眼里也喜欢这种“狠手”,惺惺相惜的感觉。第三,犹豫。一连接这朋友好几个短信,其实我还想请他留几件,因为有朋友约订几次了,我还专门通知人家看东西。我怕52件被一口价端了,其他朋友有意见。图片刚发完,朋友款子就到了,实在没有转圜余地。朋友们谅解吧,以后咱还有。

  有朋友问,同样开店,为什么您一出手,大家都信,都跟着做?其实,在我之前,我们家没有任何经商经历,假如这网店也算经商的话。记得我小时,爷爷奶奶常对家人说,做一个买卖瞎一个人,商人无形。所以我从来没有经商打算,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更可怕的是,直到今天,上街买菜,我还得掐着指头算菜金,或者倒背了手,一脸严肃蒙人家:再算一遍,算错了吧!等人家一五一十再来一遍,我才交钱走人。

  我觉得,在经商这事儿上,国人有很多误解。爷爷奶奶的看法,代表很大一批人骨子里就有的观念。还有,憨直品性不宜从商。言外之意,经商得特别伶俐、特别圆滑、特别能整瞎话儿!直到今天,很多人还藐视小视鄙视商人,连我这偶尔传播一下文化的艺术品交易,他们也不屑地评为:字画贩子!他们真懂商业商人商情商理吗?肯定不懂。老人们不理解,是因为没赶上市场经济这时代。现在人不理解,只能说是孤陋寡闻了。

  我以为,真正可以把商业搞好的品质,还就是憨直、诚实、敦厚、大度,此外才是伶俐、圆滑、会算账。曾经去过一趟澳大利亚,见到了黄发碧眼的真鬼子。在悉尼读书的华人孩子,给我们介绍外国人品性,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一句话是:外国人憨,傻袍子似的,好糊弄。又说,在外国,最乱最脏最难管的地儿,就是所谓“唐人街”。聪明、伶俐、智慧的唐人们,把人都丢到全世界了!

  在澳洲返程时,大家都琢磨买点东西,毕竟出国一场,该给亲朋好友捎点礼物吧?导游就领大家出入一些商店,还介绍鬼子经理来打招呼。我不通英语,日语略知一二,德语就会“嗨,希特勒”一句。只好文静地站一边看,看别人咋挑,挑啥,怎么结账。最重要的,我想看人家怎么侃价!很失望,鬼子们做事太板,价格牌上写多少就多少,连侃价机会都不给。后来到德法奥瑞,也是如此!你说,这不能侃价,好吗?

  细琢磨,中国制造的“侃价”,大致有三大弊端。第一,全民撒谎。标价了,还能侃下几成,不侃行吗,不骗行吗?第二,浪费生命。买的不如卖的精,只要卖家同意卖了,买家立即觉得侃欠了,再侃几轮,怕是还便宜!所以,买东西成了智力口才较劲,浪费时间无算!第三,有碍和谐。市场经济大体制下,一国满嘴跑舌头的侃家,你说这“和谐社会”有几分可信?

  最近我在尝试一种“鬼子销售”:一口价。建议全国都来推行一下。卖老五陈彦舟,我采取了“一口价”模式。定一个合理价格,以“自己能接受”为原则。不考虑侃价,坚持一口价,要多少也这价。这种一口价的根本,是“成本加合理利润”。弃除了“水分”的一口价,可以消除买家疑虑,可以节省买卖时间,可以提高国民诚信。要我说,和谐社会建设,最关键最方便的切入点,就是推行“买卖一口价”。不信,咱可以试验嘛。

 

                     2013-06-29 13:27:43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