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第一次花钱买的作品

(2013-06-09 16:45:58)
分类: 苦乐收藏

想哪儿说哪儿---第一次花钱买的作品

   我搞现代艺术品收藏,大约16年的样子。
   开始,喜欢当地书画家的东西。那时,也看不到其他人的作品。德州写的好的,一是徐晖,号称“一枝笔”,到处是他墨迹,要不是有忌讳,最常用的两个单字,怕也会是他写了。二是老丁。再就是高吉杰。明诠那时还很年轻,正在积蓄力量,要拿中青展大奖了。
   第一次花钱买的作品,是高吉杰老师的“对联”,上联“松风”,下联“梅骨”,两个大字在上,下面几行小字。一直以它为对联,现在看不算对联,只是写成了对联的形式。高伯伯是启功先生弟子,书法也是启功体,很骨头的写法。
   这对联写好,正赶上党校调宿舍,我从一间调到两间,高兴的不得了。于是想装饰一下,粉刷,吊顶,买沙发,再就想挂这对联。拿了家里两瓶酒,又找到高老师,要请他儿子高扬给装裱起来。当时心思直,以为两瓶酒就可以办了这事,却没办成。就再拿了钱去请,又过了很久,才千恩万谢取回家。
   党校的房子,是砖泥结构的老平房,户与户之间,边沿处是透光透声的,这家说话,如果不特别压低声音,邻居家会“一耳了然”的。毕竟是公家房,白给白住不花钱,所以也很高兴。一切安顿妥当,我把这“对子”,小心翼翼挂上去,上联在窗的右侧,下联在窗的左侧,中间的窗,无意中充了“中堂”,很滑稽的挂法。党校苗书记到几家年轻人家串门,最后的评价,咱数“第一”,说是文气,不俗!
   这对联一直挂了快三年。1993年,我调市政府办公室,要搬家了,取它下来时,发现一个问题。对联装裱的材料,竟然不一样,上联是白绫,下联是白纸,因为几年悬挂,烟熏火燎,颜色出现了差异,不再像一付对子了。这发现,让我难过了好几天,看来当年我送去的装裱费,仍然没有凑足人家装裱的成本,让高伯伯和高扬为难了。
   最近收拾旧藏,这对子的上联,不知怎的就找不到了。下联“梅骨”二字,仍然精神,纸张却黄黄的,像做过旧的古物。算起来,高伯伯过世十多年了吧?高扬还是搞装裱,活儿不错,我有要裱糊的东西,还给他送去。这对联虽只有半张了,却有一段经历、一个故事在,我得好好收藏起来。
   第一次买作品后,对书画的喜爱,便开始上路。后来,明诠开始频繁得奖,得奖后的明诠,爱和我一起分享快乐。再后来,因了他的引荐,我逐渐认识了吴老师华老师丛老师,和一大批书家画家篆刻家。
   我的收藏,实在说是业余爱好,但就是这业余爱好,让我的每一天,都过得舒心惬意。收藏之于我,怕是再也无法割舍了。

                           2010-10-22 20:42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