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怎样面对“旋风”

(2013-05-24 11:30:27)
标签:

杂谈

分类: 苦乐收藏

想哪儿说哪儿---怎样面对“旋风”

  2010年说过就这么过去了,都还没觉得怎么过。
  过去了的2010年,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工作的,家庭的,交友的,尤其还有收藏的。组织部已经发文,要“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工作”了。接着还得集会、填表、投票,得分出“优秀”、“合格”、“称职”等三六九等,这是“例行”的,有套路,来不得“新意”。倒是这“收藏小结”,值得动点脑筋。
  2010年的收藏,值得“小结”几句的,首先是“跟风”之风依然很盛。譬如跟“忽悠”之风。网上今年刮了几次“旋风”,先是“朱新建旋风”,接着“鲍贤伦旋风”,“陈振濂旋风”,“徐正廉旋风”,“于明诠旋风”,“尹海龙旋风”,一个接一个,昏天黑地,飞沙走石,但凡有点实力的藏家,全都闻风而动,一订几百上千件,而且都“捂着”,给多少钱,说多少话,不卖!
  我要说的“跟风”之风依然很盛,绝没有批评挖苦的意思。关于“跟风”,我的认识有三点。第一,很多“旋风”刮得有道理。就说“朱新建旋风”。他的画,从年初的平尺2000元,到现在的4000至5000,精品甚至到8000元,而且非常稳定,难找大宗卖件。有人说,谁谁谁忽悠朱新建了,要不价格不会扶摇直上!我们不否认有市场运作成分在,但光靠“忽悠”,能开辟市场吗?客观分析,朱新建旋风能刮起来,确实有它刮起来的内在动因。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可参阅十万莲花堂---《我是怎么迷新建的!》
  第二,很多“旋风”刮得有来路。网上一位朋友很早就预言,抓紧买鲍贤伦,再过半年,现在的买价,几乎就是白捡的价!与此同时,也有朋友开足马力抢陈振濂,只要是陈,不计工本,拿来!于是,针对“浙江书协主席”的竞猜,演化为“鲍陈”两股旋风,愈刮愈烈。如今尘埃落定,人们不仅惊呼,“鲍陈”两股旋风,竟会殊途同归,各领风骚。在由衷佩服人们卓越分析力洞察力的时候,人们会不会有一丝苦涩,或者就叫悲哀?如果艺术以及艺术官员的选定,也赤裸裸“官僚化”了,这艺术还有多少玩头儿?
  第三,面对“旋风”只好“就范”。关于“跟风”,有太多反面的意见。请教专家,“切忌跟风”,必是重点交代的内容。我从事书画鉴赏多年,按说有一定经验,但我的感觉,越是在这行待得久,就越无法不跟风,有时是无意中,但回头看,却是被这“风”那“风”裹挟着的。除非你对艺术及艺术品,确实有全面的把握和认知,否则你无法避开“风头”。更何况,所谓“把握”,所谓“认知”,很多就来自这风那风,很多所谓“忽悠”,到头来却是实实在在的“晴雨表”。所以,面对“旋风”,你就“从”了吧。还有一种可能,你对艺术,纯粹出于爱好,买就是为了赏,没有赢利目的,那就好办了,喜欢什么买什么,买来什么爱什么,管它东西南北风!

 

                           2011-1-4 10:23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