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了俩月,好久没沾荤腥,馋肉,也馋酒了。夫人要听学生论文答辩,两天不能回家,忒好了!赶紧让司机小徐出去买饭。热气腾腾刚出锅的驴肉上桌,边吹凉,边下肚,再斟二两小酒,独自享受,真叫一个美!
酒足饭饱,来了兴致,就把刚买的老五书画摆开一地,逐件欣赏,并按喜好编出序号,或藏或出,后售先售,摆弄明白,心里敞亮。我觉得我对老五的品尝,就像是几年前对朱新建,已经进入那种程序,渐入佳境的感觉日强一日。
对好东西的认定,个人有个人的标准。我的标准,三点。
第一,淡入淡出,不装相。见过牛皮哄哄的主儿,满脸是嘴,地球装不下他似的。有人买账,趋之若鹜。我不稀罕,避之唯恐不及。我敬重的,是普普通通的人,即便身怀绝技,也绝不张扬。与之相处,能感觉其心跳,能感受其体温,实实在在,就在身边。我的藏品好像名头都不大,但我喜欢,因为物之外,还有一分感动在里面。
第二,清新自然,不雕琢。艺术品的高低,有技术层面的较量,技术不过关肯定不行,这是基础。技术到一定程度,高低就看情趣看趣味了。齐白石的画大家都喜欢,喜欢他的技术?朱新建的画大家都在抢,因为他的技术?老五的画大家都在存,看重他的技术?我说肯定有技术层面的考量,但更重要的,还是他们的画很清新,很自然。或者说,他们的心,是与读者想通的,是与藏家共鸣的。
第三,历久弥香,不媚俗。山东有过一个画家,过世了。北京正有一个画家,与这位过世的山东画家一样,流水线操作,一笔一笔排着走,一次受累,可《老子出关》几十幅。就这种制作,就这种媚俗,竟就成了大师,真滑稽!朱新建爆炸式腾飞,三年前相信的人有多少?面对激增的朱新建抢藏者,我联想到了老五。老五年轻,字也好画也好,都有深挖余地。我非常欣赏老五那句话:“不善重制,重制必不佳。”有这种心气的老五,正如深谷幽兰,历久弥香,值得期待!
2013-05-16 11:36:12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