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个时期,我的收藏,呈现一大特点,那就是:几乎不间断地收进魏老!
收藏魏老,而到“争分夺秒”,颇有“亡羊补牢”的意味,但只要是在“补”,就为时不晚!我注意到,超市如我,也在“补牢”的,还有“龙吟斋”。
为什么“争分夺秒”?第一,在“泡沫”泛滥,人云亦云的当今,能如魏老,被广泛接受的书家,太少!与其投资去赌,不如稳扎稳打。稳扎稳打,在艺术界,或者在收藏界,就是吃进“大家”。吃进“大家”,可能短期难见效益,但早晚必见效益!
第二,魏老老了,今年,大概已有三次,他的状况,让所有爱戴魏老,爱戴魏老艺术的人,都揪紧了心,那阴阳一线,大概就在一念之间吧?
第三,魏老善解人意,在生死线上,他几次濒危,又几次重新回到我们身边!而且,重新回来的魏老,又几次拿起笔来,天神般书写“神奇”!有一次,般若精舍贴出魏老六件小对联,我赶紧请教刘峥,请他帮我挑选精品。刘峥说,2、3、4精彩极了!如能拿下,可否惠让一件?他还说,魏老最近作品,明显不同前一阶段,精彩!当然,刘峥推荐的三件,如今已在竹韵斋悬挂,至于他说的“惠让”,我咋就舍不得呢?
个人以为,当今书画界,值得“争分夺秒”收进的,三种情况。第一,老先生。其艺术地位早被社会认可,而价位并未到天价,待其仙升,必会天价,再不收进,更待何时?譬如魏老;第二,中青年。功夫了得,名满天下,被真正的行家认可,可以预见未来,短期即可腾飞!不赶紧吃进,等甚?如刘彦湖、于明诠、赵彦君、朱培尔。等;第三,新生代。年纪不大,却已小有名气,被业内,及藏家,广为追捧!尽管大规模投入有风险,但风险不大。如金心明、章耀、周红。等。
之所以要“争分夺秒”,还用我细说吗?
2009-10-24 22:13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