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下载)
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年的年初,在致国会的年度咨文中,阐述了美国人的追求,即著名的“四大自由”:言论与发表意见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不虞匮乏的自由、免受恐惧的自由。他说:“这个国家把它的命运托付给千百万的男女公民的双手、头脑和心灵---我们的力量在于我们的目标一致。”
“我们的力量在于我们的目标一致”,多么富有凝聚力的话语!上下同心,举国一致,同舟共济,同仇敌忾,这一切的基础,就在于“目标一致”!在高度一致的目标下,面对日寇的偷袭,美国人民迅速作出反应,让自己的子弟兵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反法西斯的战场。无独有偶,“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民众在巨大的灾难面前,表现出极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同仇敌忾的意志。事件现场,有那么多人自发地参与抢救、献血、捐款。一向不怎么表达爱国情绪的美国人,也纷纷购买国旗,以致国旗脱销,不得不向中国临时追加大量赶制星条旗的订单。
这让我再次想起美国大片《泰达尼克号》,想起在那艘号称“不沉之船”的甲板上有条不紊演奏到底的艺术家们,那才是真正的绅士!还有那位大胡子船长,在一切努力都已无济于事,他独自回到船长室,记下最后一次航行记录,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最后一次任务,然后任汹涌的海水破窗而入---。影片所充盈的集体主义精神,让人感奋,让人过目难忘。
“二战”的美国,“9.11”的美国,甚至“到处插手”的美国,在“大事要事”面前,它的民众是极为团结、极富战斗力的。力量的来源,就是“目标一致”。这里的关键,“目标一致”不是凭空说的,也不是盲目热情。美国社会,一切组织的基石,就是“平等、自由、民主”。在这种理念下,它的民众会时刻感到与自己的国家血肉相连,休戚与共,当国家利益受到挑战面临危机时,他们就会义无反顾为之赴汤蹈火!
罗斯福的“目标一致”基于“自由、平等、民主”。“自由、平等、民主”不仅是理念,更是实践。它不是说说而已,而是渗透到社会民众的血液中、骨子里。不要以为这话说得“右”了,事实摆在那里,人家整体上比咱强,强很多,我们正在向人家学。
是否说我们的目标不一致?也不能这么说。“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就是目标,一切都得为发展让路,很一致。怎样发展?没有现成的路,只好“摸着石头过河”,这就有了“科学发展”的理论,接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也提出了。照着目标干下去,准行。
我以为,问题出在基层,出在下面。发展,被简单化了,有“唯发展”的趋势。尤其是,把发展等同于经济,等同于GDP,甚至为此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伤了民众的感情。所以,从大局,从长远考虑,我们的“目标”得调整,调整的方向:和老百姓一个心眼。至少得淡化各级干部的“挣钱”心理,各级干部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远远高于民众,本身就与“公仆”身份不符,民众也不乐意。当然,上头对基层的考核,也应有所变化。“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很重要的方面之一,也在如何引领,如何考核,也就是全国干部群众该朝什么方向努力,才能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
2008-4-3 22:27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