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德州收藏界掀起一股“老五旋风”。
几位爱好收藏的朋友见面说话,动辄会说:订老五了?我订了几百件,正心急火燎等呢,人家画不出来,也不再接订单了。还有几家企业,老板也跟我们抢饭碗,生生从我等饭碗里抠走数百件!
昨天周日,中午参加朋友饭局,接待朋友来自北京的两位客人。李姓朋友做天津书画,小小年纪已经颇有心得,令人刮目。谈及书画操作门径,他讲到“坐庄”和“跟庄”,有道理。回头检视自己所为,是“坐”还是“跟”,分不清楚,大体是“跟”吧?或者“跟”的成分多。
我对“坐庄”和“跟庄”的认识,因为从不玩麻将,认识里有,但没这么表达过。我觉得,玩书画,“坐庄”大都从“草根”坐起,大名家不好“坐”,即便咱有实力,人家也不见得让咱“坐”;倒是“跟庄”相对浅显,也少操心,实力不到,或就是“票友”,“跟”就是了。
关注老五,收藏老五,就德州藏家而言,是在“坐”,还是在“跟”?我的认识,“跟”的成分大,但“跟”得较早,下手适宜,正是大批吃进的时候。不管“坐”或“跟”了,我现在想的问题,是怎么运用好到手的老五。
从经营角度,不管对哪类藏品,都得有“收”“藏"“出”三个阶段。即便是种地,也得有“备种”“耕种”“收获”的过程啊,只有这个周期都走下来,沉甸甸的谷物瓜果才能到手。我觉得,收藏老五,正在“收”的阶段,得有一个“捂”的过程,等着庄稼茁壮地长吧,别急。
老五的画,我定了100张,两位企业家见我买,也要跟买,不由分说从我的100件中抠走各20件。没办法,就又跟老五求情,再加40件,得凑够我的100件啊。这几天又有几朋友要抠,也要各20件,我赶紧拒绝,饶了我吧,人家老五画不出了!
老五市场火了,我的100件转手就能挣钱了。怎么办?记得我买朱新建时,很多人边买边卖,我却一直捂着,合适就买,很少卖出。因为我心里有一个期许:朱新建早晚会到一流大师,现在的价低得类似于“捡”!对老五,我也有这心态。
我最喜欢老五山水。今天一早接老五“纸条”,回复时写了一段话:画山水不怕画粘,一笔笔随意画,墨粘了没关系,那样反倒厚实好看。“浑厚华滋”是否这意思?我一直觉得至少该有这意思。或者是受朱新建影响?外行话啊,见笑。
还回了一句话:很喜欢你的《大吉图》,那匹公鸡画得好极了!得闲给我复制一匹吧,两尺竖幅就行。
就这么玩着,关注着,合适卖一两件也可,最好不卖,都留着!
老五会给我们惊喜的!
2013-3-4-10:30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