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事收藏十几年,最大的收获,是发现经营书画有很多“窍门”,离开“窍门”做金石书画生意,其实就是进了“误区”。
譬如卖出“曹宝麟四尺小字横披”,按说6000元不贵,我没怎么犹豫,就卖出了,并立即买进于明诠平尺小品4件。我的算盘,曹横披,卖6000,貌似便宜,但在此基础上,到7000,并不那么容易!同样本钱,4件于明诠小品,我多次卖到1800元一件,就按1800一件,4件合计7200元,至少理论上,4件明诠小品,已明显高于1件曹四尺横披,如此商机,弃之岂不可惜?
今天上午,天津朋友买走贾广健丁字开三花鸟一件,出价不高,仅仅16000元,就按咱的标价,毫不还价,也不折扣。我的第一反映:标价低了!但对方是朋友,超市著名的买卖人,眼力高,人气旺,话已出口,只好应承。很快,对方款到,我没犹豫,马上再定明诠平尺小品,同样的算盘,同样的考虑,就不多做解释了。
说这例子,不是“王婆卖瓜”,我想说的,是“买卖的误区”。第一,该卖不卖,优柔寡断。超市一店,经营于明诠平尺小方及两尺小对联,东西确实精彩,问价买家也很多,但一直难以成交,为啥?这朋友喜欢明诠,不舍得,此其一;市场比以往,对明诠的认知度更高,价格随之攀升,再按原来价格预期出售,更不舍得了,此其二。于是,水涨他也涨,东西保住了,价格上涨了,他却一直是“卖主”。第二,该买不买,错失良机。最近的“良机”,一是石开题瓦。2平尺小品,要价仅仅2800元左右。当“良机”出现,超市譬如止堂,中国书法家,子曰,等等,立即下手,毫不迟疑!这就是意识。二是崔进卖扇。那么精美的扇画,要价才1000元左右,是崔进平时润例的1/5弱。我清楚地记得,中国书法家短信商量 :“我要200件,你要200件,指望那些书画贩子,崔进完了!”。
我的收获,一,该卖,别不舍得!二,该买,舍得花钱!市场经济说起来象多么复杂,其实简单得很,说到家,两句话:该卖,卖!该买,买!如此而已。
2010-5-18
14:26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