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书法超市”,我把这幅作品贴出去,目的是显摆,让常来超市闲逛的朋友明白:什么是高人,什么是精品,什么值得收藏,什么才叫“绝了”!说到家,在书画市场空前萧条的当下,我甚至没希望有人会打开这帖子,哪怕看上一眼。
但我错了,这幅画刚一贴出,不到4个时辰,就有一位叫“滋粹轩”的老板跟帖了:“与鸟谈天!我无意间浏览帖子,急忙回复:“这句评论有禅意”!
细看作者题画:“观鹤心情”。在“滋粹轩”跟帖以前,这四字题画语,我是十分欣赏,并有所感动的。但自“与鸟谈天”评语一出,我真的有了拍案叫绝的冲动。绝了,这话说绝了!!
前一时期,“中国书法网”为一山东书家作专题,那天我接待完回家,借酒醉上网,不觉间跟了一个帖子,是“想哪儿说哪儿”的意思,随便敲打上去,然后就睡了。待第二天再看,主办的朋友已在“责问”,说我前后矛盾,前褒后贬,“怎么会一夜之间大彻大悟了?”。再后来,听另一位书家朋友讲,那位书家对此大发雷霆,以为我对他心存不满。
我对金石书画的理解,重在一个“含蓄”,不管名气大小,只要作品索然无味,没有咀嚼余地,我一概不投赞成票。对那位书家,我曾十分喜欢,如今他变了,变得狂妄,粗俗,目中无人,爱听阿谀之言了。可惜我还是我,原来的喜欢,出自内心;如今的不喜欢,仍出自内心。你不高兴,有道理吗?我是在说实话,或者就是在传达一大批读者对你的忠告,你不愿听?
还说“含蓄”。金心明这幅《观鹤心情》,就很“含蓄”。“滋粹轩”评论此画,也用四字:“与鸟谈天”。画中老翁与仙鹤,分明是在“说事儿”,他们在“谈”什么“是在谈汶川,还是在谈石油涨价?在水一般的月光里,他们可谈的事情很多,但无论谈什么,似乎都能为人接受。这就是“含蓄”。也就是它的可读性。
好的艺术品,其最重要的品格之一,就是耐读,你轻易读不透他。就如《红楼梦》,全国著名的红学家,都快过万了,但可研究的题目,并不见减,而是越来越多。这就是《红楼梦》之所以伟大的原因。
2008-6-19 14:44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