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闲说“捡漏”

(2013-01-13 19:16:44)
标签:

杂谈

分类: 苦乐收藏
想哪儿说哪儿---闲说“捡漏”

   搞收藏,直接动因之一,是“漏”。
   奔“漏”而来,有啥不妥吗?没有。搞收藏,与搞其他经营一样,目的都在一个“钱”字。这世界上,纯为爱好而收藏的主儿,譬如张伯驹,有,但实在是少见。所以,在超市行走的朋友,大可不必强说自己为了“陶冶情操”才来,至若利,咱不在乎!
   关于“漏”,咱读过超市几位朋友的高论,受益良多,谢过了。他们说的,和我想的,有共同的,也有不一样的。今天有空,说说我的“漏”观,也是抛块砖头,等着高人扔回玉石。说三点。

   第一,收藏界确实有“漏”。没有科学统计,只是“以君子之心”度之,不幸堕入“藏”界的朋友,绝大多数是被“故事”吸引来的。而这千奇百怪的“故事”,万变不离其宗,都与“漏”有关。也就是说,收藏的原动力,是对“天上掉馅饼”,有一种期许。尽管那神乎其神的“故事”,大都是民间演义,但不可否认,“漏”的奇迹,确实存在,把握得好,还真有可能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个一塌糊涂!
   第二,捡“漏”需要知识。有朋友不承认搞收藏是投资,这话原来我信,后来将信将疑,现在彻底不信了。好像张伯驹们搞收藏,不怎么顾及“收益”,目的明确,喜欢!再加一条的话,责任,一种保护文物的责任。所以,倾尽家资收来的宝贝,他们能眼都不眨“捐”给国家。可惜现时不比彼时,市场经济体制下,不把花钱与挣钱相联系,那是弱智。但那时也好,现时也罢,没有关于收藏的专门知识,要行走藏界,肯定会很狼狈。
   第三,“漏”的鉴别。“漏”,就是便宜吗?“漏”,就得批量吗?“漏”,就要立竿见影吗?关于“漏”,有一系列认识,有道理,但不一定正确。譬如,很多爱好者追逐“便宜”,以为尺幅大价格低就是“漏”。对同一位作者来讲,如果确为“名家”,追求的尺度,最根本的不是“大”,也不是“便宜”,而是“精”,精品一尺,胜过普品十丈!
   我喜欢收藏,且总有“捡漏”之心,尝过甜头,也上过大当。总结“捡漏”心得,有三点体会。其一,有漏不捡是傻瓜。买进朱新建,就是捡当今最大的漏。趁市场还有精品出现,此时不抓,更待何时?其二,漏到处有,看咱咋捡。鲍贤伦价格飞涨,从半年前的平尺数百,到现在的三千四千,很多人却步了,以为涨停了。其实鲍的潜力巨大,现在买,仍是大漏!水平在那里,毫无问题。其三,便宜绝不是漏!收藏如果认便宜,那是捡破烂,与收藏不沾边。


                        2011-3-1 13:57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