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想哪儿说哪儿---收藏什么样的作品?
(2013-01-09 11:09:59)

说收藏,其实咱是外行。之所以敢说,也正因为咱是外行。
外行说行内的事,最大的优势,是敢说。别小看这个“敢”字,要做到,不容易。
说书法,内行很多。他们的书,我读过不少,也买过不少,却没有感觉。为什么?都是行内人士,不说就不说吧,何苦得罪人啊。有了这种心态,你还想让他说点真话?
我曾经担任了一届德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作为省书协会员,忝列副主席职位,真让我诚惶诚恐,手都不知如何放,往哪儿放了。当了副主席,好像就是行内人了,对行内的事,便不再洒脱,看明白的,也不敢说了。好在我这副主席很快退了,真舒服,真解脱,我又可以直抒胸臆,想哪儿说哪儿了!
金石书画收藏,因收藏对象不同,会有不同的讲究。书法作品的收藏,不同于金石,不同于绘画,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是书写内容。同一位书家,抄写古人诗赋,当然也会有精品,但再精,也不如书写自己诗文。以此延伸开来,我有三点感触。
其一,收藏,是目的,更是手段。真正的藏家,绝不会为藏而藏。他之所以藏,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赏,是为了因赏而带来的心灵的愉悦和升华。这就意味着,藏品的选择,除了书家的技法水平外,更重要的,是书家书写的内容。想象一下,王羲之《兰亭序》,如果不是创作文本,而是“古诗一首”,那种震撼,会不会大打折扣?
其二,书家,如果仅仅是技法超群,而没有全面的艺术修养,他笔下的货色,能够超凡脱俗?我注意过,三惜草堂收藏丛文俊,着力最著的,是题跋汉画像。为什么?那里面有见识,有学问,是丛文俊“独有”的东西。我也注意过,于明诠以“流行书风”出道,却能卓然名家,除了笔下功夫了得,还有胸中学问了得,书而外,画,印,诗文,都十分了得。
其三,收藏书法,考量书家笔头,是第一位的。学问大,不见得写的好,写的好,才值得收藏。收藏书法,笔头之外,综合考量被收藏者全面的修养,是更重要的方面。启功书法那么被人推重,字好当然重要,除此,还有多少字外功夫让人景仰啊。我突然觉得,以前很多收藏,其实是收了“风头”,细加琢磨,大都该扔。
今天初六,喝了几杯小酒,突然有了说几句的冲动。说了就说了,反正是说给自己的,咱没惹谁啊。
2010-2-19 20:52 于镂月裁云轩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