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设立“纪念版”的深意

(2013-01-07 15:41:45)
标签:

杂谈

分类: 苦乐收藏
想哪儿说哪儿---设立“纪念版”的深意

  “ 十一”熬夜,想了一个专题,叫“纪念版”。得三个板块,书法,绘画,印章,各一个帖子,把“曾经的宝贝”,逐一审视。
   纪念,其实是个痛苦的事。值得纪念的物件,看了心就疼。谁叫咱没钱了呢?只好把一个个宝宝送出去,赚那点儿过日子的散碎银子。
   往上贴图的时候,心里五味杂陈,那么好的东西,咋就没能捂住?孩子看我惋惜,就劝我不发,或者干脆删图,走了的东西,想它干什么?
   这“纪念版”,原来有过,后来又删了。这次再发,想法并不纯是“纪念”,此外的想法,有三:总结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
   把曾经的宝贝翻出来,一个一个贴网上,我的深意,首先是“建立档案,打造名店”!网络交易,毕竟不同于逛商场,没法当面交流,也看不到作品实物。怎么让“顾客”“信得过”?关键两点:看店内物件;查交易经历。店内有的,自然挂在那里,慢慢看吧。曾经的交易,如果不是买家要求“删帖”,那就应该归类存档,让熙来攘往的行家过目,让白驹过隙的时间检验,好作品卖得多了,人们自然乐意光顾,什么是“名店”,名店就是“人们想花钱了最先想到的店”!
   “纪念版”对于藏家来讲,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审视进出作品的得失。常在超市行走的朋友,难免有“失手”的时候,也肯定有“得意”的经历。譬如我,凭感觉买过一批六尺对裁郭某画作,便宜不错,但潜力不足,放了5年,赚个几百,有意思吗?这就是教训。反过来,反复研究,仔细推敲,又请行家指点后,近千件买进朱新建,这又是怎样的成功?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在“纪念版”里,细细研究,受益匪浅啊!
   一件一件观赏旧作,综合考量买进卖出,会对以后的运作大有裨益。看丛文俊作品,会想起十年前先生的音容笑貌。有时琢磨,那么多作品,咋就卖了呢?那么便宜的对联,干嘛不买几百件存着?当然这是说笑,真有实力,现在存几百件也不晚!现在的价格,十年后再想,仍然是懊悔“没多买”,懊悔“没留住”!我觉得,研究过往,可以给自己鼓劲。譬如刘远征,那么好的笔墨,那么低的价格,那么好的潜质,有收藏的心思,还不赶快下手,一犹豫可就晚了!


                         2011-10-2 21:28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