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孝子是夸出来的!

(2012-12-26 20:11:13)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长里短
想哪儿说哪儿---孝子是夸出来的!

   我觉得,我的骨子里,就有“孝”的内核,所以我没办法无视老人的需要。为了让老人满意,我几乎就是“义无反顾”在做,多少苦,多少累,都认了。但我毕竟是生活在世俗中的人,很多感受,很多无奈,我也痛苦,我也挣扎,期望有一个“熨贴”的回应,哪怕就一句贴心贴肺的话,也让我滚烫的心,得一丝抚慰。但我发现,哪怕就是一句话,当这句话,可以让人舒服,可以让人痛快,人们也会很吝惜,你不是想听吗?我就是不说!倒是相反的,刺激人的,恶心人的话,会毫不犹豫砸给你。
   有时我特别想奶奶。奶奶在我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得了癌症,弥留之际的奶奶对我说,她想吃块西瓜。于是我跑着,满世界去找西瓜,却怎么也找不到。在我就要绝望的时候,却找到了当时可能是整个县城唯一的那么一个西瓜。我扔下20元钱,抱了瓜就跑,象疯了似的。奶奶吃了两页瓜,第二天就走了,直到今天,我都无法忘记奶奶吃瓜的神情。我知道,奶奶哪里是想吃瓜,她是想让我最后为她做点事情,她怕我难过。
   在这个世界上,最最发自内心疼我爱我挂念我的人,我觉得只有爷爷和奶奶。奶奶走后十多年,爷爷也离开了我。在爷爷就要上路的十多天,我去看他,他握着我的手,却不认得我是谁了,满世界找我,说我是他最好的孙子,他想我,埋怨我不回家看他。爷爷疼孙子,孙子是他的资本,是他的骄傲,走到哪里,都把他的孙子挂在嘴上,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几个孙子。爷爷和我贴心,其实就是挂念,时间稍长不见,我会做梦梦见他。小时想爷爷,是愿让爷爷攥攥我的手,有那大手领着,觉得安全。爷孙俩大街上一走,爷爷那高兴的神态,让我觉得心里甜。
   对爷爷奶奶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我疼他们,没有额外希求;他们疼我,也从无其他想法。小时候我调皮,别人生气骂街,爷爷奶奶却笑呵呵看着我,说小时候调皮的孩子,大了知道疼人。寒暑假,我特别愿意回家干活,不为别的,就为听奶奶爷爷夸奖的话。夸奖声中,我能拔满屋子老草;夸奖声中,我能捡最多的瓜果。偶尔下河游泳忘了干活,惴惴不安回家,奶奶会不动声色地说,孩子累了,快洗洗吃饭吧!每当此时,我真羞愧难当,恨不得钻进蚂蚁窝里躲一躲。
   我一直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培养子女的“孝”。古人关于“孝”,连篇累牍的议论不少。我个人的经验,“孝”心来自“夸奖”,来自“鼓励”。譬如奶奶,她没读过书,所谓《孝经》等等,甚至听都没听过。但奶奶无意中却走了“引导”晚辈孝敬长辈的路。我的关于“孝”的想法和做法,几乎都是奶奶“引导”出来的。奶奶懂心理学似地,用了“夸”的手法,不经意间,就“夸”出了我等不世出的大孝子。
   做个孝子其实很难。内因是自己想做“孝子”,自身努力;外因是长辈知道鼓励,润物无声。尤其后者,当孩子有了孝敬的言行,长辈就得引导,鼓励,表扬的话多说,讥讽的话不讲。如果孩子多,相互有了等靠之心,那就更要把赞美的话送给“孝子”,出力得讨好,这道理太浅显了吧?


                             2011-3-13 14:48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