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该收藏谁?

(2012-12-20 22:51:33)
标签:

杂谈

分类: 苦乐收藏
想哪儿说哪儿---该收藏谁?

   该收藏谁?是收藏界不得不一直重视,不得不一直探讨的话题。

   该收藏谁?这话提出,其实是一种悲哀,一种无奈,一种实在无法撞大运的心态。
   说它“悲哀”,首先是中国书协的悲哀。如果我没说错,中国书法的复兴,应该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假如把这一时期夸得一好百好,那也缺乏求是态度。但至少一点你不得不服,当今书坛名家巨匠,几乎全是这一时期的“风云人物”。“中青展”评委,如王镛石开孙伯翔何应辉曹宝麟华人德沃兴华等,绝对是当红名家,如日中天!“中青展”明星,如陈忠康于明诠刘新德刘彦湖朱培尔白砥徐海等,绝对是大家气质已显的一流高手!这说明,这一时期的“伯乐”堪称“伯乐”,有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眼力和能力;被“伯乐”选中的“千里马”,确有“千里马”的潜力和资质,“伯乐”选他们为“千里马”,他们也确实是“千里马”!

   问题的另一面,后“中青展”时期,中国书协也动了脑筋,推出了“书法家进万家”等活动,改革了展赛组织办法,实行了看效果也看现场的人才选拔制度,举办了大小展赛数十次,但推出新人了吗?每次都有金银奖,每次都有一二三,但这批“新人”,能与“中青展”的佼佼者掰手腕吗?“中青展”的佼佼者,早已羽翼丰满,而此后的“佼佼者”,真正站得住脚的有几位?是王,是陈,还是钱?这不是中国书协的悲哀?
   说它“无奈”,是指可怜了书法爱好者和收藏者。第一,实在找不到有关注价值的“新人”。我说“无奈”,不是说“大款”,“大款”有钱,只要拿钱可以“摆平”的事,“大款”毫不“无奈”,拿下就是!就算“拿”非“所拿”,也没啥,因为“大款”有钱。我说的“无奈”,说的是书法“真正的”爱好者。他们痴迷于此,却囊中羞涩,掏不出更多的银两,去追,去赌;第二,已经被大家认可并追逐的“名家”,一旦功成名就,除了钱,再无顾忌。那润格定的,让广大爱好者只有望而却步的份儿;第三,只要走上艺术品收藏的路,也就卖给艺术家了,要“金盆洗手”,实在比登天都难。
   收藏,如果直接和效益挂钩,那无疑就是在“撞大运”!如果你真的在“撞”收藏的“大运”,那我劝你慎重,因为现在的书坛,几乎就是“黄鼠狼子生老鼠---一窝不如一窝”,面对如此局面,你还有什么可“撞”的?


                       2012-3-19 18:19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