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老竹年表》之1973

(2012-12-17 00:09:11)
标签:

杂谈

分类: 老竹年表
想哪儿说哪儿---《老竹年表》之1973

  “素质教育”的提法,在我看来,晚了至少30年。
  和我一样“英雄所见”的,至少有两位。一位,是我的四弟;一位,是外国的爱迪生。
  四弟的看法,比我晚了10年,但很新颖,让人听后觉得痛快。他非常不愿意读书,家长或老师逼得急了,他会愤愤地说:哪个厮孩子兴得读书?家里小麦该收割了,一家人顾不得吃饭抢收抢种,他耐不得火红大日头暴晒,一个人爬到高高的树杈上,双臂上扬,质问苍天:老天爷啊,告诉我,咋不播下种子收馒头啊?多么天才的构想!可惜没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爱迪生的做法比我早很多年,却极有创意,让人闻之难忘。我尽情玩的时候,常会想到这位外国老兄,他蹲在鸡笼孵小鸡的英姿真是帅呆了!爱迪生“素质教育”的成果,成就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而这得感谢他那开明又有远见的妈妈,是她顺应孩子天性,因势利导,造就了一位盖世英才!
  我钟情素质教育,始于上世纪70年代。至于形成理性,那是10多年前,也就是上世纪末。我对所谓教育,颇有一些看法,所以就抗争,就玩别的,就不按常规出牌。老师讲课,那是他的事,我的心思是怎么玩,怎么玩得痛快。譬如,窗外聒噪的知了,我会琢磨怎么捉它来,怎么烧了吃;譬如在门口飞来飞去挑逗人的蜻蜓,我会研究怎么捉它来,把尾巴截下,插一根小树枝再让它飞,看它还敢调逗我吗?再譬如,教室屋顶不时会掉几丝土在面前桌上,夹杂扑簌簌的声音在上面,那是什么东西在跑?有种你出来啊,干嘛鬼鬼祟祟的
  素质教育很好,可以自由发展,按各自心性发展,比较容易造就天才。如果爱迪生生在中国,恐怕没有孵小鸡的幸福,也不会有作发明家的危险。我有那么多的爱好,却没能有举世震惊的成就,就是一个反证。
  可惜了我那已见端倪的卓越才情!

     2008-8-19 23:20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