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镂月裁云
镂月裁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204
  • 关注人气:8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开发区初创的记忆

(2012-12-16 21:03:56)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长里短
想哪儿说哪儿---开发区初创的记忆

   1997年12月26日下午,市委宣布许传忠同志到开发区任职。晚上,老领导出面请吃饭。吃饭过程中,许区长提出让我跟他到开发区工作,他觉得“人这辈子,遇到一位知冷知热的人,不容易”。这话说得让我动情,至今想起来,眼睛还发潮。
   我来开发区,性格起了决定作用。领导新去的地方,没有办公地点,没有服务人员,甚至没有工作设想,一切都是零。我觉得,这个时侯,我要不去,那是逃兵。我从小爱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很多时候,我的做法和想法,总会有那些好汉们的影子。
   开发区第一个办公地点,在我家:区委家属院,进门南侧,第一单元,顶楼,东户。作为开发区第一任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我只能自己领导自己,按领导要求起草总也起草不完的材料。每天下午约4:30,领导到我家,商量新的文件,修订,润色,外出打印。德城区政府办公室李运昌主任调侃我,说我是“家庭办公室主任”。
   广川宾馆,现在贵宾楼的位置,曾经有一个南楼,二楼三间房,是开发区管委会第二个办公地点。在这里,管委会人员编制被确定下来,记得是17人,后来传成了23人。在这里,我执笔起草了《中共德州市委 德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到开发区创业享受优惠政策的决定》等文件,修改近20次后,1998年2月底成文,成为指导开发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几份文件确立了开发区“区镇合一”及“封闭管理”的体制,这在当时非常先进的。一时间,省内外很多开发区来德州学习取经,省开发区处也全文刊发了这几个文件,作为经验在全省推广,一时间,德州市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形象震动全国。
   1998年年初,组织人事部来了部长刘志祥,宋官屯镇来了书记候有喜,财税局来了局长齐建军,我还是担任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开发区主要老人,大部分都是这时候到岗的。人员多了,办公仍在广川显然不再合适,于是,就搬到宴宾楼,也是二楼。走安全通道,迎面朝南那间,是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也就是我的办公地点。顺势往西,南侧第一间,是书记主任办;第二间,是委员副主任办;第三间,也是委员副主任办。如今,宴宾楼早破产了,现在叫“格林豪特”,据说经营仍不理想。宴宾楼,是开发区第三个办公地点。
   很快,开发区管委会搬到第四个办公地点: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合署办公,我们在一楼,他们在二楼。这栋两层小楼位于东方红路路北,新湖饭店西邻,西北不远是人民医院门诊楼,坐北朝南,正对新湖。后来人民医院扩建,这栋小楼被拆迁了。这第四个办公地点,其实是管委会的后方老营,只有办公室和财税局在此办公,其他如规划建设局和经济发展局,则在城东开发区建设现场。开始一段时间,党工委管委会会议一般在市区开,几位书记主任从各处往市里集中。后来建设任务一紧,所有会议就移到一线去开,我这位办公室主任骑自行车往返,有时一天两次来回,很辛苦。再后来,1999年6月1号,管委会大楼正式启用,直到今天还在用。
   我的收藏,金石书画外,还有两个存折。这两个存折,见证了开发区创业的艰难,也记录了开发区创业的光荣。开发区管委会最初的构成,许书记之外,还有一位副职,再就是我这位“家庭办公室主任“,以及两位司机。运转需要经费,经费从哪里来?许书记跟市政府秘书长联系,借来现金2万元。钱到手,我立即存入银行,两个折子,一个折子存1万。此后几月,进京跑省一应开支,都从这俩折子上出。到折子几乎没了存款,再取几元,就得注销的时候,我把它们存了起来,作为一种沉甸甸的历史,进了我的收藏目录。
    

                            2011-10-9 10:49 于镂月裁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