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3097031457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想哪儿说哪儿---读金庸都读疯了
(2012-12-13 21:50:07)
标签:
杂谈
分类:
呆人呆话
近读金庸,如醉如痴。
一个月下来,射雕系列,《天龙八部》,《鹿鼎记》,等等,厚厚二十几本,心中手上,除此再无其他。读金庸,能让人享受真正的读书之乐,所以我建议教育部,中小学课外读物得赶紧加上《金庸小说全集》。
人们谈人生,谈社会,用得最俗的一个字眼,是“舞台”。读金庸武侠以后,再琢磨人生和社会,我觉得“舞台”的譬喻,似乎太“藏”了,倒是“武台”的叫法,直指主旨,贴切入微。非要“中庸”一下,至少也该二者都叫,既“舞”又“武”,“武”先“舞”后。
先说“舞台”。中国人爱看戏,更善演戏。大而言之,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都是一出大戏,正是这一出出大戏,构成了华夏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960万平方公里,就是这一台台大戏的“舞台”。在这恢宏阔大的舞台上,古人为世人演了五千年的悲喜剧;小而言之,选定人物,截取片断,设计剧情,演绎故事,让有闲钱亦有闲心的人,喜之,痛之,悲之,哀之,摘下面具,清清爽爽做次真正的人。这种演绎,最终产生了数十种地方戏,进而出现了国粹之一---京剧。舞台,也就具体化了,普通化了,由此,也就衍生出“人生好比一台戏”,“社会是个大舞台”的说教;近而言之,就连我们身边,迫于人性的复杂,政治的需要,又有多少人睁开眼就在演戏,说的比唱的都好听,做的比任何人都荒唐。由此观之,“舞台”的广泛运用,确切得很。
再说“武台”。“武台”的说法,是灵光一闪,连我自己都不得不为自己竖大拇哥。为尽快入题,远古不再追溯,仅从“推翻三座大山”之后说起。以WTO进入国门为界,之前,人生也好,社会也罢,更多的成份是“舞台”。反正是大锅饭,演好演坏,区别不大,下得台来,一样凭票购物。之后,尤其是WTO五年适应期过后,人生、社会就不好玩了,就成“武台”了。你喜不喜、愿不愿,都得上台献艺,弄不好就只有咬手指头干瞪眼的份儿了。
这样的想法,让我顿生一股豪气,竟似置身金庸的武侠世界,芸芸众生仿佛都佩了刀剑似的;这样的想法,让我更加仰慕各路星们、腕儿们,他(她)们就是各门各派的高手或掌门啊;这样的想法,让我足足呆了20多秒钟,每个毛孔都对各路高手或掌门冒出一种神往,一种敬意;这样的想法,让我更加关注、钦服各行各业的头头脑脑。
心念至此,忽发奇想,立马想与金庸先生联系,请他关注当今社会,以此为题,或能演绎出18卷《新天龙八部》来。
2005-3-24 07:06 于镂月裁云轩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想哪儿说哪儿---赏评小毛印语
后一篇:
想哪儿说哪儿---送给自己的特殊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