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新澳之行的第一站,是著名的沙漠之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从上海登机,飞行十二小时,我们一行六人终于踏上了阿联酋的国土。
对于沙漠,我并不陌生。高考的炼狱,让每一个文科考生,都无数次凭空游历了非洲的国家,包括脚下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尽管行前做了必要的准备,但当我们一步跨出机场大门,迎面扑来的热浪,还是逼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本来笔挺考究的西服,瞬间失了精神,蔫了似的贴在身上。这就是东亚人初来西亚沙漠国家的第一感受:死命地热!
彼尔先生和她的夫人华女士,是我们此行拜访的主要人物,也是我们在阿联酋的主要接待方之一。初见彼尔,感觉极好。他身在“焦土”,却有一副白晰的面孔;动作舒缓,温文尔雅;说话不多,却很得体;一双碧眼,深邃明亮;最经典的,是那只长而挺且稍带鹰勾的漂亮的鼻子,以致两年来,在我心中,想起彼尔,就看见那鼻子,一提鼻子,立码就又想到彼尔。华女士是彼尔的媳妇,外国人称夫人,或太太,我们乡下人叫老婆。华当然是那种贤淑漂亮让人过目牵挂的可人,但人家既然已是彼尔的媳妇,咱就少看几眼吧。
彼尔夫妇陪同我们游历了阿国的古城,市容,商业街,还参观了他们的开发区。在近50度的高温下,我惊奇地发现,这里的城市也是绿树成荫,道路两旁的绿草尽管柔弱,却也顽强地绿着。仔细观察,你会看到,草的根部,几乎都有一根细水管绕过,水雾在根部漾着,时刻保持着必须的湿度。在持续高温,甚至没有鸟类生存的沙漠城市,而能有鲜活的绿色,阿国人民该会以多大的耐心和毅力来经营这方热土啊。
在阿国开发区,我们真正领略到了人类向大自然宣战的豪情。几十台巨大的机器,正喷涌出粗大的沙龙,那是填海造地的工程。成片开发的标准化厂房,以世界地图的方位,给每一个国家的有志之士都留出了创业的基地。他们也在招商,那气魄,大极了。不是有人抱怨招商难吗?不是有人抱怨条件差吗?到阿联酋看看,那里的自然条件比咱们差多了。
无意间,我发现彼尔夫妇接待我们用的轿车一天换一辆,都是奔驰,林肯,卡迪拉克等价值数百万的世界名车。是摆阔,还是为什么,有这必要吗?闲谈中,华女士谈到此事。原来,为接待好来自中国的贵宾,彼尔准备了几部大轿车,交替使用,以保证车内用品充足且卫生。她强调说,虽是细节,但很重要,马虎不得。
在阿联酋,有一个很重要的会晤,是与一酋长国的国王会面。应该说,整个仪式进行的很成功:双方互致问候,各自简短讲话,然后交换礼品,亲切握手拥抱。两年后的今天,再来回顾当时的情景,我不由得有点心虚。和彼尔夫妇的“细节不能马虎”比,和阿国人民战天斗地的“精心组织”比,我们在礼品的准备上是否马虎了呢?
这个场面,我留下一帧极为珍贵的照片,并题名曰:让书法冲出国门。问题就在这里,我们毕恭毕敬送给人家“苏丹”的,那能叫书法?我看人家那苏丹挺憨厚,是个实在人,说不准人家哪天接待普京的时候,把咱送的那字糊八糊八给挂出来,那咱这书法冲出国门,倒不如留在家里自己马虎自己好。
所以我说,无论做什么事,都马虎不得,尤其是出国送礼,更马虎不得。你想马虎过关,你给人家准备吃得啊,吃不了或忘了吃,变质了,扔掉了,那怨不得咱,谁让你没亲口尝一下这盖世美味来呢?退一步讲,即便他一尝,不好吃,也没啥,时间一长,他忘了是谁送的了,闹不好,兴许会把屎盆子扣普京头上,那就是世界性的大乐子了,好玩。
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咱千不该万不该送了一件“书法作品”,人家的国家电视台还现场录制了节目,人家那全国人民在50度的高温下把这一切看得明明白白。更可怕的是,那张很白的纸上,用很黑的墨,清清楚楚写着:xxx书于中国!
吃一堑长一智,建议全国所有书法家,好好练字,马虎不得!
2007-12-12 09:15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