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镂月裁云
镂月裁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8,204
  • 关注人气:8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想哪儿说哪儿---为“会友”存照

(2012-12-04 22:31:39)
标签:

杂谈

分类: 看图说话

想哪儿说哪儿---为“会友”存照

   说作品真伪,似乎就是在趟浑水。可我觉得,即便是趟浑水,该趟你就得趟。
   譬如这次买孙伯翔小品,无论协商买进,还是拍卖购得,我所接触的卖家,都是一等一的好人,都是我信得过的朋友。可问题出来了,这几件作品,确实出在这几位朋友之手,并且,如果我不发现,他们谁都没有在意,都太自信了,或相互间都太相信了,所以一说,全都莫名惊诧。
   我提出这一问题,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辨清真伪。搞收藏,而不辨真伪,那绝对是瞎胡闹。鉴于我对书法,对篆刻,都是门外汉,说不出专业方面的见识,所以,我只想提几个问题,请大家,尤其是知情者和操作者指教。
   第一,孙老为搞此次书写,专门准备了“会友”及“伯翔日课”两方印章。据知情者讲,目的之一,是为了与正常润格正常作品区别开来。可见,孙老对此次书写十分重视,或者说,此次书写,有可能仅仅是一次活动,50幅也好,100件也罢,过去也就过去了,长期搞或反复搞的可能性不大。这就出现一个问题,这两方在特殊时期特别制作的印章,在孙老以后的创作活动中有可能不会再出现,即便出现,也会在很特殊的情况下,譬如再搞“会友”活动。所以,在活动正在进行的时候,尤其在出现异议的时候,就这两方印章说点什么,不是很有必要,并可省却日后很多笔墨官司吗?
   第二,还说“会友”和“伯翔日课”这两方印章。问题出现之后,我把手头新进的小品铺了一地,逐一对比,逐一拍照,认真研究了一番。我发现,“会友”一印,有两种版本,也就是刻了两方,用哪一方也不为错。这一点,印作者也认可了,肯定了。遗憾的是,“伯翔日课”一印,也两个版本,且面目差别很大。更遗憾的是,这方印,孙老儿子孙建中断然表示:“只有一方”,也就是说,出现两种印蜕是错误的。这怎么解释?
   第三,有朋友说,“辨别真假主要还是看作品”,没错,但那是看古书画,作者不在了,作品距现在时间太久了。现在的问题是,孙老健在,而且正在进行此次活动,看迹象一时还不打算收手。所以,我们就有条件弄清到底为什么出了这事儿。再者说,就印章的真伪,请孙老,或孙老子女,站出来说句实事求是的话,好像也没什么不好吧?
   第四,我在考虑,同一方印章,经过几十上百次印盖,而面目模糊,而几乎面目全非的可能性。遗憾的是,我曾经见过,一位著名书家,十几几十年用一方印,中间几乎没有清理过印面,到如今仍在用,却从来没有因这方印而出异议。所以,我们断不可以“印面用得多了,模糊了,还是看作品吧”为理由,将问题搪塞过去。如果那样,我们倒要问了:为什么?
   第五,我来趟这浑水,绝无为难朋友的意思,更无不尊重孙老的想法。正因为我实在喜欢孙老,实在爱戴孙老,也十分尊重作为卖家的几位朋友,所以,我才不依不饶要问这件事,把事情说明白,难道不好吗?

 

                              2009-3-19 14:10 于镂月裁云轩      


   注  09年春节前后,无意中发现孙老“会友”作品用印较乱,因手里买了不少这种小品,一时着急,就写了这篇短文。后来,应朋友要求删去了。近几天,关于孙老,关于孙老“会友”小品,超市再次吵成一锅粥,这篇已经被我删除的短文,竟再次在网上出现!我知道,这是网友下载的。事情过去快三个月了,没想到关于印,关于作品,关于真假,关于有可能做假的人,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想,既然这篇短文失而复得,那就当成资料帖在这里,为以后研究孙老,研究孙老“会友”作品的专家,提供当时最原始的文字,这有什么不好吗?特别说明,曾请我删除此文的朋友,此文在此,仅是资料,毫无其他用途,更无恶意。再者,目前的讨论,都白热化了,咱这文章,也早过时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