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不被人知的另一面

标签:
健康 |
http://s10/mw690/003nwGqHgy6P67TuLtT99&690
(1)提供热量,
(2)储存能量,
(3)维持体温,
(4)保护身体组织,
(5)承载脂溶性维生素。
脂肪摄入过多,特别是动物脂肪(饱和脂肪酸)摄入过量会造成肥胖、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痛风、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以及癌症等,以至于很多人谈脂色变,人们对食用油的误区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八点:
(一)几乎拒绝脂肪的摄入:
有这样部分人,由于长期过多摄入高脂食物而引起各种慢性病,于是改用低脂和无脂饮食。其实,这是一个十分有害的行为,脂肪在人体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脂肪是细胞膜、血液的基本构成物质,特别是必须脂肪酸它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通过从食物中获取,必须脂肪酸中的亚油酸,它的衍生物花生四烯酸是前列腺素的主要成分,花生四烯酸与人的睡眠、热调节、疼痛反应有关,a-亚麻酸具有降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凝集,阻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的形成,还可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增强记忆等,花生四烯酸、a-亚麻酸是人体大脑中最丰富的脂肪酸,a-亚麻酸在婴幼儿生长发育,以及人体的脂代谢、胆固醇的代谢、热平衡的调节等等诸多生理功能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植物油绝对安全:这种观念被大多数人接受,其实长期过多摄入植物油,是十分有害的,因为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最大的缺点就是特别容易受到自由基的攻击,使人体内过氧化物增多,当过多的过氧化物与蛋白质结合便会形成脂褐素(俗称老年斑),脂褐素积累过多,就会在人体的器官中沉积起来,足使人早衰,过氧化物增多还会影响对维生素的吸收,从而增加患癌的机率,过氧化物还会黏附在血管壁、肝脏、脑细胞上,引起动脉硬化、肝硬化、脑血栓老年痴呆等疾病。
(三)做菜时多放些油会更营养:这种认识也是脂肪摄入的误区,无论动物油脂,还是植物性油脂,它们都是高热量的物质,过多摄入,必然导致肥胖症以及心脑血管等诸多病变。
(四)只有动物油脂才能使人患上各种慢性病:这种观念也是脂肪摄入的误区,其实,不管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它们所产生的热量两倍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这两种油脂在结构上有所区别,但本质上都属于高热量物质,如果过多食用,将会在人体中蓄积起来,当达到一定量后,就会造成肥胖,从而引发一系例相关慢性病。
(五)植物氢化油(反式脂肪酸)不会影响健康:这种由棕榈油加氢后生成的植物氢化油,其脂肪链的结构已发生改变,人体中的代谢系统无法识别这个“异类”,因而无法将其代谢转化为热量,就会在人体内储存起来,造成反式脂肪在人体内只进不出,过多摄入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反式脂肪能提高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从而引起脂代谢异常,最终引发心脑血管病变。由于反式脂肪口感好,不易被氧化,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中,如,炸薯条、方便面、烘烤食品、花生酱等中,长期食用危害不可小视。
(六)低脂食品可以减肥:低脂食品曾经风靡一时,很多人尽管坚持食用了很长时间,体重不但没有减下来反而有所增加,这是什么原因呢?食物中的油脂和人体的脂肪中,均含有多种特殊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体内“温度调节功能”使机体的代谢加快,从而消耗更多的能量,可起到防止脂肪存积。低脂食品在去脂的过程中,正好把这些有用的特殊化学物质一起去掉了。这样也来即使摄入少量的脂肪,它也会在我们体内堆积起来,自然就起不到减肥的作用了,时间过长反而会对我们的身体带来不利。因为低脂减肥从科学的角度是不成立的,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也没看见谁通过食用低脂食品减肥成功。
(七)食用油越精越好:精制油就是在提炼过程中加入了脱臭去杂质的工艺,起到除臭去毒物。但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往往好坏不分,同时把有益的物质以给去除掉了,如维生素等,所以精炼油与精制米、面一样,存在营养残缺问题。
(八)过分偏好以一种食用油为主要用油:由于传统习惯或注重口感,以及听到宣传某种油对身体特别好,于是在烹调中就以这类油为主,殊不知人体对脂肪的需求绝不是某一种食用油就能满足的,如长期食用一种油为主,必将造成营养不均衡,对健康极其不利。
在食用油问题上,应该采取科学的摄入方法,按中国营养协会建议的1:1:1,也就是饱和脂肪酸占一份、单不饱和脂肪酸占一份、多不饱和脂肪酸占一份。希望大家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幸福!
http://s16/mw690/003nwGqHgy6P8HIOWCP9f&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