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眼圈的真相

(2013-04-27 21:42:25)
标签:

时尚

分类: 小学究的护肤杂谈

如果说护肤是一场女人挑战时间并且注定失败的战争,那么乱护肤绝对是错投敌方阵营,可惜,挥起时间这把杀猪刀杀自己的杯具还真不少。

继花钱买痘、花钱买暗沉、花钱买色斑之后,女人当然也不会放过心灵的窗户。

 

http://s8/mw690/b86c6149tdb59744aac07&690

减肥,越减越肥的人不多;去黑眼圈,越去越黑的人不少。

 

最近对色斑很感兴趣,无意中看到关于黑眼圈的分型,很有启发。

红色部分 摘自《色斑的治疗》------作者:葛西健一郎

笔者将黑眼圈分为六种,通过对他们的综合分析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Type I:表皮的炎症性色素沉着

  眼睑皮肤是人体最薄的部位,虽然其构造非常单薄,但是感觉敏锐,所以是容易出现瘙痒和肿胀等炎症症状的敏感部位。然而,实际上女性的眼睑皮肤每天都接触各种各样的化妆品,比如粉底霜、眼霜、眼线笔、睫毛膏等,而且在卸妆的时候也是使用各种洗脸的产品过度揉搓和擦洗的部位,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就容易产生表皮性的炎症性色素沉着。其特征是一种带有黄色的褐色斑,很多时候不仅仅是下眼睑,而是伴发有上眼睑的相似病灶。所以,该病表现为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红色(炎症),存在有慢性过度刺激(广义的黄褐斑)。治疗起来和黄褐斑一样困难,由于办法验证,所以使用激光治疗比较危险,而外用全反式维A酸和对苯二酚有增强炎症作用的倾向,也不适合采用。采用非常温和的激素长期外用也许有效,但是需要医生随诊。

 

  Type II:后天性真皮黑色素增多症

  下眼睑是ADM(获得性太田痣)的好发部位之一,很多在这个部位出现的ADM看上去正好像下眼睑的黑眼圈。这一类黑眼圈并不是小斑块状而是区域形的,多见于2030岁的女性,两侧对称,大多在就诊时主诉黑眼圈,具有青灰色的独特色泽。Q开关红宝石激光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Type III:皮肤过薄导致眼轮匝肌透见

  下眼睑部位的皮肤没有皮下脂肪,真皮深层就是眼轮匝肌,所以无论是谁,在疲劳时面部血液循环较差,眼轮匝肌的静脉呈现淤滞的状态,颜色从红色变为暗青色,就会出现黑眼圈。这才是真正的黑眼圈。正常的情况下,该部位的皮肤还是有一定厚度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黑眼圈,而由于某种原因皮肤比正常人薄的人则总是呈现出黑眼圈。对于这一类黑眼圈,诊断的要点是仔细观察该部位的皮肤厚度,而治疗上没有什么好办法。 黑眼圈的真相

 

  Type IV:静脉透见

  由于下眼睑部位的皮下静脉比较表浅而致使皮下可见蓝色,有点像黑眼圈的样子,治疗方法是连续波NdYAG激光。

 

  Type V:眼眶脂肪突出(眼袋)造成的阴影

  如前所述,下眼睑部位没有皮下脂肪,但是眼轮匝肌的深部有眶隔脂肪,如果压迫很容易疝出。正常情况下,眶隔脂肪有眶隔筋膜和眼睑皮肤等支撑组织包裹,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支撑组织渐渐松弛,加之颊部和眼窝部脂肪的萎缩和皮肤的张力下降,导致眶隔脂肪容易外突,就形成了眼袋。这个时候,突出的眼袋在光线的作用下,在下方形成了一个深色的阴影,看上去很像是下眼睑的眼袋。这一类型的诊断要点是,即使化妆情况下,黑眼圈也没有改善,此外,如果将皮肤轻轻提拉,在压力的作用下,框脂回缩,黑眼圈随之消失。这类黑眼圈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Type VI:小皱纹

  由于下眼睑的皮肤非常薄,故比普通皮肤容易出现皱纹,而且大多是细小的皱纹而不是粗大的皱纹。在这种情况下,远远地看去,人们看不到细小的皱纹,却看到下眼睑部位整个区域较黑,很多患者就认为这是黑眼圈。此外,如果还合并其他类型的黑眼圈,就更增加了黑眼圈的症状。这一类型的诊断要点是轻轻拉紧皮肤使皱纹消失,黑眼圈就消失了,治疗方法是非创伤性的换肤术和去皱紧肤。

-----------------------------------------------------------------------

一味去寻找号称去黑眼圈的眼霜没什么意义,还是对号入座,再寻求解决之道吧。说说我的看法:

 

 Type I:表皮的炎症性色素沉着(彩妆爱好者必看)

多见于彩妆爱好者,尤其是喜欢含金属闪片眼影的人。

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彩妆沉积造成的慢性炎症,因为卸妆不彻底,所以有色素沉积型黑眼圈。可事实却是:卸妆过度、经常揉搓皮肤的人更容易导致炎症性色素沉着。

处理原则:尽量不用彩妆;如果用彩妆,就轻柔卸妆,别用力长时间按摩,宁愿稍有残留,也不要过度乱揉。A酸、对苯二酚、激光都洗洗睡,太容易反黑了。

(没事就整个按摩膏吭哧吭哧乱揉一气的人,如果她们知道不远处的黄褐斑、脸黑、黑眼圈正对他们会招手,会不会欲哭无泪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846EN00SIGG.gif

 

 

Type IIADM---后天性真皮黑色素增多症(发病原因不明,好在不难确诊)

去正规医院诊断。如果确诊,用Q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不复发、预后好。

 

 

Type III:皮肤过薄导致眼轮匝肌透见(重点来了,不过无可奈何)

皮薄还熬夜?上眼皮都可以看得到紫红的血丝!这种情况,我只能摊摊手摇摇头以及默默走掉~~~

有办法缓解吗?当然有!改善全身和眼部血液循环;抗氧化眼霜;口服抗氧化。

效果好吗?不明显!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5ZH00SIGG.gif

那为什么还给出解决方案?死马当活马医呗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4EN00SIGG.gif

 

 

Type IV:静脉透见(小薄皮的重点)

由于下眼睑部位的皮下静脉比较表浅而致使皮下可见蓝色,有点像黑眼圈的样子,治疗方法是连续波NdYAG激光(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5EN00SIGG.gif,哪个医院有这等神器?博主太需要了!)

 

Type V:眼眶脂肪突出(眼袋)造成的阴影 (衰老或者遗传)

有人是先天的,随着真皮变薄皮肤松弛老化加重。

护肤品首选A醇;其他的办法也可以试试,比如AHA(注意适度)和多肽(可能完全无效)

直接去医院手起刀落效果最好。但前提是选个靠谱的医生,别摊上医疗事故啥。

 

Type VI:小皱纹 (衰老)

眼部下方细小的皱纹造成的视觉黑眼圈

AHA或者其他换肤(可以让皮肤平滑)

A醇和抗氧化等护肤品收紧皮肤。

眼部别乱按,那些没事乱打圈乱按摩不用防晒彩妆还卸妆的人,统统拖走剁手。。。

 

五一就放假了,我可以睡懒觉逛街吃饭看电影兼逛逛化妆品柜台,顺便以挑剔的眼神省视浓妆的BA们的黑眼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