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讨记录】教师有感动,幼儿有成长,从学习品质中发现幼儿成长

(2018-03-15 20:11:19)
标签:

教育

区重点课题组会议记录

研讨主题

学习故事是怎样的故事:教师有感动,幼儿有成长

时 间

2017年12月5日

活动形式

会议研讨

参加人员

课题组各园教师

一、各园老师分享学习故事。

1、爱儿坊幼儿学苑学习故事——《看谁找的快》
观察时间:2017年11月15日下午3:30

观察对象 :吴思远

观察地点:大一班  益智区

摄    影 : 魏靖文

分析教师:魏靖文

评析:

萧瑛: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动教师的地方?

魏靖文:我之所以写这个故事,是我认为这个孩子在遇到问题时,可以想办法去解决,所以他感动了我,我就将故事记录下来。

杜咪:孩子对经验的迁移,孩子的闪光点,在听故事过程中不了解游戏内容,当你解释了游戏之后,才听懂游戏的玩法,所以想问教师设置这个游戏的目的是什么?

魏靖文:写完故事后我也反思了这个游戏规则,是有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学习故事所倡导的走进幼儿,观察孩子,读懂孩子,对我自己的工作启示很大,涉及方方面面,我的感想很多。

王千红:魏老师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我们老师要相信孩子是有能力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

萧瑛:这个故事在刚听时没有听懂的原因是对于学具的利用、玩法描述不清楚,孩子们参与时的积极性可能在奖励贴纸上,从只一点上透露出的问题是教师在设计玩教具时的目的性和教育性欠思考。

王园长:什么是游戏?

        什么是自主游戏?

        孩子在游戏活动中的收获到底是什么?

        这个故事什么地方感动你,怎样去发现孩子的成长故事?是我们教师要思考的。

魏靖文:吴思奇小朋友在发现游戏发展不下去的时候能够找到新的游戏方式,通过数学活动的学习应用到这个游戏中,体现了幼儿游戏的迁移。

王老师:老师发现儿童的闪光点——孩子是有能力的学习者,教师反思了自己的不足。

萧老师:游戏进行不下去原因可能是学具设计有待改进,老师在区域玩教具设计的时候对游戏的目的性没有抓准。

 王老师:老师表述不清楚,考虑到游戏的本质,游戏是孩子愉快的寄托,是孩子主动的游戏,不是为了找到闪光点而分享,教师怎么去发现幼儿,是能够打动教师的行为。

需改进问题:A、游戏过程文字表述不清晰,不理解

            B、教师玩具投放缺乏目的性

2、雷艳老师分享《调皮孩子的故事》

观察时间:2017年10月

观察对象:辛浩泽  乳名:泽泽

观察地点:小二班

摄影:雷艳

分析教师:雷艳

评析:

萧瑛:雷老师你为什么要写这篇学习故事?

雷艳:这个孩子刚入园,前一段时间喜欢乱跑,最近进步了,所以我想写他进步了。

王园长:你说的都是现象,怎样鼓励是一件事情,他因什么而进步,教师应用事件、故事去支撑他成长,否则就是评价性描述,带有主观色彩,学习故事是客观描述,不带个人色彩,运用白描手法,整个故事缺乏事例。

王千红:你只是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总结,没有描述孩子发展进步的具体内容,故事不完整。

王园长:在故事中孩子是怎样帮助的,故事传达的信息很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应该呈现出来。

王千红:在描述部分不加老师的任何评价。

王园长小结:

A、对儿童的评价寄托在具体一件件的事,不是对儿童行为简单的描述,避免评价性语言。

B、学习故事是老师是在描述一幅画白描式的方式区记录。

需改进问题:A、缺乏特别具体的事例

            B、对儿童的观察不够充分

3、李昕漪老师分享《沙池游戏真好玩》

观察时间:2017年10月31日

观察对象:马程子(男 橙子)

观察地点:幼儿园操场

观察教师:李昕漪

评析:

王园长:在这个故事里,孩子在哪一点成长了?

李昕漪:愿意参与游戏的这一点让我很感动。

王园长:孩子参与的点很少,故事缺少支撑点,下一次可以找个更合适孩子的工具,故事背景到底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李昕漪:我也困惑下来该怎样回应孩子?需不需要图片和视频。

王园长:支持策略里用图片和视频?大带小过程中自然会得到学习,不需要图片,或许对孩子帮助更大。

王园长:我们老师在写故事时要注意:故事背景应该放在教师在支持儿童游戏时应该选择能够让幼儿主动成长的方法。

需改进问题:故事中缺乏儿童的参与,教师应该如何支持儿童游戏。

4、香樟园幼儿园老师分享《爱表现的瑶瑶》

观察时间:2017年10月31日下午15:05

观察地点:中二班教室

观察对象:韩馨瑶  乳名:瑶瑶

摄影:王嘉星

分析教师:王嘉星

年龄:5岁

性别:女  

评析:

萧瑛:在老师的故事里提到了孩子观察能力,老师能否解释这个故事里从哪里表现孩子观察力很强?

王嘉星:她喜欢模仿大人,我认为她的观察能力很强。

王园长:一个学习故事需要大量的事件去支撑一个点,发现故事,王嘉星的这篇故事识别、回应占了三分之二的篇幅,注意部分描述不清,反映出教师观察不够,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观察发现需要大量的时间,教师要充分观察。

需改进问题:教师应该学会如何观察


5、延长幼儿园老师分享《创意雪花片》

观察时间:2017年10月17日   下午  3:00-3:30

观察地点:小三班、建构区

观察对象 :翟亦森(石头) 沈通程(通通)陈梓馨:(馨馨)郝曼婷(朵儿)

摄影 :韩露

分析教师:韩露

评析:

杜咪:小班的孩子,你的学习故事设计要观察的对象太多,(人物太多),所以亮点显得不太突出,在整个故事中,搭建的过程才是突出闪光点,建议增加篇幅来描述。

需改进问题:A、观察对象最好放成一个,

            B、注意拼搭过程中的学习过程

6、 安娅妮老师分享

观察地点:大二班

观察时间:2017年10月30日

观察对象:李松泽

分析教师:安娅妮

评析:

王园长:故事比较完整,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反复尝试,遇到困难不放弃。

王园长:游戏的价值就是幼儿感兴趣的,喜欢的,参与这种游戏时孩子才能成长。

萧瑛:这个故事让人读了能体会到孩子去而不舍的学习品质。

杜咪:在老师身上能学习到观察的持久性是多么的重要。

王园长:一个学习故事要有以下几点注意:

        A、故事让你感动。

        B、你能看到孩子哪些地方的成长(品质)

        C、量的积累,大量观察。

需改进问题:A、孩子的体验才最重要,教师总结适可而止。

            B、教师有感动,幼儿有成长,从学习品质中发现成长。

            C、注重幼儿的亲身体验。

7、 杜咪老师分享

观察时间:2017年9月13日

观察地点:中三班教室

观察对象:谢亦森

分析教师:杜咪

摄像教师:杜咪

评析:

杜咪:孩子的阅读习惯需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我惊喜。

王园长:这是一个情景,不能称为故事,只是情景,不能被教师感动,信息量太少,建议用是多个场景或者有联系的几个场景去说明孩子成长的点。

王老师:教师要多观察

需改进问题:我们教师停留在发现故事层面,反思教师观察,要多看,我们给予孩子的游戏空间、自主度不够,建议教师不要过多的打扰孩子,同时尊重孩子现有的认知水平。

二、课题小结

王老师进行总结:教师观察的两个矛盾:1、惰性2、观察的量,会造成消极情绪,年轻老师要自觉观察,现在人缺乏专注力,要克服惰性,给自己一些压力;处于观察阶段;如何寻找感动点:观察的量,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不够,给幼儿尊重与理解,从观念上解决

下一步任务:参与故事按时间顺序整理;翻阅以后写收获、进步和困惑,写研究感悟;看专业书籍《学习故事》《童年的秘密》《爱弥儿》


学习故事是怎样的故事:教师有感动,幼儿有成长

学习故事现阶段的矛盾。

1、儿童的游戏是一个主动收获的过程,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介入方法

 

 

在工作经验的增长过程中发现孩子学习品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