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窝窝里飞出金凤凰
(2022-10-23 20:26:13)
标签:
旅游情感文化 |
分类: 恋之风景 |
在夜色灯火中,我们踏过凤凰古城的门槛,一路乘车的疲惫立马放下,感到莫名的闲适,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
徜徉在青石板街上,两边商铺林立,有现场制作姜糖的,挂在那里扯来扯去,这仿若儿时情景再现,在古城的夜里,更加添了怀旧之情。街上还有银饰店,酿酒店,苗族的服饰店等,同伴们都淡淡地说与丽江、乌镇等古城很像,也不过尔尔。
的确,现代浓郁的商业气息已渐渐将所有的古镇同化了,我也有着似曾相识的感慨,凤凰,又有什么好神秘的呢。
穿过长长的街巷,来到了江边码头,顿觉一片开阔,别有洞天,仿佛闯入一个挂满宝石的长廊,那一片耀眼的灯火让我们惊呆了,那炫目的景致让我们发出异口同声地尖叫:太漂亮了!实在太漂亮了!
夜色中的凤凰就这样静若处子地倚在沱江的两岸,千年等待,我终于到来。
河水静静流淌,泛着粼粼的微波,澹泊澄明,远处的桥,两岸的房屋被五彩的灯光镶嵌,倒映在水中,高低错落,迷离荡漾,远远延伸而去,有如蜿蜒的宫殿,在夜的大幕衬托下,愈加突出而明亮,其他的风景与夜一道,成为背景,唯有凤凰古城抢走了所有的视线,我们仿佛置身于梦中的仙境。
有人说,凤凰是一个永恒的梦,我多想在这梦乡里沉醉到永恒。但马上就有人打破我的美梦,过来争相招揽着拍夜景照,五元一张,看看实在便宜而效果不错,就迫切地想拍下美景藏于案头,一个一个鱼贯地倚在码头的栏杆旁,让师傅拍,面对如此景致,情绪不用酝酿也放开而高涨,个个被摄影师傅夸得花儿似的,笑脸吟吟,全部一遍OK,很快就照好了。
这个文明遐迩的边城,令无数人向往的神秘地方,就这样以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非常惊艳地展现在我的面前,它从容淡定,意态朦胧,近在眼前似伸手可触,却依然那么遥远而神秘。
第二天,晨曦撩开了夜凤凰神秘的面纱,我们再次走近她。
雨浥轻尘,朝霞拂面,清爽阳光之极。街道上行人还不算多,当地的婆婆提着装满野花的花篮走来走去,刚采摘的花儿沾雨带露,散发出别样的娇艳,多是些叫不出名的野花,其中我竟然发现有多年未见的红花,记忆中那满田满田的红花绿叶,我又闻到了田野的芳香,神清气爽,硕大的青石板铺成的路面,干干净净,没一丝尘土,很多店铺还没开张,店主人还沈于梦中吧。
跟紧导游准备参观景点啦,不曾料到的是,凤凰古城一再如惊鸿,让我一瞥再瞥!
如果你对古城想当然,以为不过是石板路、古建筑、大红灯笼、鳞次栉比的商铺的话,那就请到凤凰古城来吧,她一定会颠覆你肤浅的成见的。
凤凰地处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上,从地形缩略图俯瞰下去,周围全是连绵的山丘,就凤凰平地最大,黄丝桥也是群山中的另一块小的平地,是唐朝时的古镇,可谓是凤凰古城的前身。看着群山里的小镇,先民们生活的情景一幕一幕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脑海,不禁对生命的光辉肃然起敬。
这开阔平地,在山里就像金子一般可贵,有沱江流过,有大片耕地可作,优良的生存条件自古以来就吸引了先民们在此繁衍生息,为了统治管理的需要,在唐时(686年)始设渭阳县,宋、元、明置五寨长官司,清康熙(1700年)设镇,成为当时全国六十二镇之一,地位日显重要,最终成为统辖“大湘西”二十余州、县(厅),辐射影响至湘鄂川(渝)黔四省(市)边区的一个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其历史悠久,脉络深远,小小的凤凰古城其实大有来头,是个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当绝大多数的历史文化名城因为发展而面目全非,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面貌的时候,凤凰古城明清建筑却保存完好,古院古落风采依然,其间古迹遍布,跨一步就进入一个,鳞次栉比,让人叹为观止,啧啧称奇,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有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杨家祠堂、东门城楼、沱江吊脚楼群、虹桥等等,附近还有南方长城、黄丝桥古城、奇梁洞等重要景点,据统计,凤凰县有古遗址116处、历史名村寨(落)30多个、明清两代特色民居120多栋、石板街20多条,境内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达85处。
行走在凤凰古城,既能闻到当时军事刀枪剑戟的铿锵声声,又能感受到浓厚的儒雅风流之韵,更会被那浓厚的生活气息所包围和感染。几进几深的高门大院,青瓦飞檐,青火砖砌成的墙体整齐、坚固、美观,大门、廊房、正厅、厢房组成的“一脚干”四合院,深深的天井既能采光,储水防火,也是休憩的场所,高高的台梁彰显大户人家的气派,屋架全是木头的卯榫结构,门、窗、檐饰件、床、大方桌、太师椅等等家什无不镌刻上精美的雕花,漆以赭色,整个建筑式样、色彩,古朴典雅,精致大气,呈现出一派低调的奢华,时光过处,依然美仑美奂,赏心悦目。
这是我熟悉的场景,小时倚在奶奶身边听了一遍又一遍的生活——爷爷奶奶们儿时的生活,这场景在我脑中反复勾画,有时想象着生活在其中的幸福。我熟悉地跨过门槛,像进入自己的家门,坐上太师椅,在滴水雕花床前驻足流连,这里又曾演绎出多少灯前花下的故事,一凝神,我想应该去旁边的耳房,那是孩子的房间……沉浸在这古典而闲适的生活氛围里,天人合一,心神释放,似乎回到了梦中的老家,我忍不住地浮想联翩,不想抽身。
更让人感慨的是发生在宅子里的故事。凤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长期以来成为统治军事设置点,湘西人果敢、倔强、尚武、不服输,具有游侠精神气质,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因月是亲楼台,从军成为凤凰人职业的首选,涌向出许许多多的将才,他们无不勇武善谋。据不完全统计,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绪元年(1875年)短短的36年间,这里就涌现出提督20人,总兵21人,副将43人,参将31人,游击73人等三品以上军官,民国时,凤凰出中将7人、少将27人。
凤凰山清水秀,风光秀美,处在连绵群山中却并不沉重,不枯涩,气候湿润,适宜生存,就算是平地上也常常会长出蘑菇来的(俗称地木耳),从某种角度来讲,凤凰人的生活是轻巧的,惬意的,舒适的,又具有楚人好幻想,信鬼神,赋有浪漫气息的特质,无农事坐在门前,看山看水看一幅幅的山水画,相看两不厌,静谧桂花落,人闲好思动,酝酿生活细节,产生了很精致的腊染、扎染、吹画、银器等工艺,如今这些民间绝艺绝活的主人,住在老街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了“民间工艺美术家”的就有6位,做蓝印花布的刘大炮,蜡染大师熊承早,针扎大师张桂英和吴花花,狮扎大王聂方俊聂胡子,号称“山水”是吹出来的“玻璃吹画大师”田儒龙,这些老艺人,祖祖辈辈就在这条小街上凭着手艺讨生活,因为天赋,因为几十年的浸淫,他们默默地修炼着艺术,终成大师。这里的孩子在石板街上调皮捣蛋玩的时候,看到的都是世界级的顶尖工艺品!从小就耳闻目染,孕育着一颗颗文学艺术的种子。
这里的孩子从小都有要去漂泊他乡献身的幻想,一旦接触到外界的新知识,新生活方式,这些种子就会发芽,被催生甚至成其惊世骇俗的大家。“神童”熊希龄,先中举人,继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出任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成为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只读过小学三年级的沈从文,十几岁就跟从军队开始四处跑,后来敢在北京卖文为生,终成文坛大家,被两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乡土文学之父。黄永玉也是十三岁就开始闯荡生涯,到过福建、江西、广州、上海、台湾、香港,不仅仅谋生,也谋成一代画坛的“鬼才”,风流俊采的作家、诗人,很难想象,巴掌大的凤凰却代表了中国顶尖的文学艺术水平。
在凤凰古城,陈宝箴世家也是个让人惊骇的景观,中国近代政治革新家陈宝箴、中国近代诗坛泰斗陈散原、中国画坛领袖陈师曾、著名诗人陈隆恪、中国一代史学宗师陈寅恪、中国植物园之父陈封怀……陈宝箴世家一门四代五杰,在《辞海》中独享五个词条,是耀眼的文化世家,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贵族。
这些文学家、画家、工艺大师就居住在这里,是凤凰人抬头就见的,是他们的家人、亲戚、乡邻,这感染是直接的,强大的。在凤凰,从事文学艺术跟做生意一样,亲带亲,邻带邻,黄永玉的弟弟黄永厚也是画家,还有更多的人名气也许没他们响,就连普遍的大众也自有一份风雅,这厚实的人文底蕴深深地影响着凤凰,改变着凤凰,使凤凰呈现出古朴高雅、朗朗大气的风韵。
走过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杨家祠堂、陈宝箴世家、万寿宫等很多景点,景点不一样,但建筑风格、审美情趣是相似的,而让我微微震惊的是,凤凰古城的女讲解员也都有惊人地相似,各个皮肤白皙,风姿芍美。她们语调舒缓,不疾不徐,态度自然,不亢不卑,她们是住在山窝窝里的大家闺秀,这风雅,是溶于血刻于骨的。
去沱江泛舟,刚上船,青白蜡染的救生衣让我感到非常欣喜,阿哥们也穿一身这样蜡染的衣服,英武文雅之气兼备,凤凰人很注重生活的细节美,不管是色彩,字体,式样,那效果似乎都是大师的手笔,雅美,就是这样地无处不在。
沱江潺潺缓缓流着,泛起平静的波纹,清澈可见鱼儿悠游,水草拂过船舷,河岸两边的吊脚楼依山接水,伶仃俏立,独具特色,房子也建得这么有灵气,是生活的智慧,也是艺术地生活,码头边的浣衣女用棒槌捶打者衣服,悠闲自在,她们并不会因为游客而多投来一眼,不时有悠扬的歌声从河上飘来,这多像一幅画,我们乐得在画中游。
来凤凰入画吧,跟古朴典雅的建筑、沱江畔的吊脚楼、飞檐斗角的万寿宫、大成殿、天王庙、遐昌阁、万名塔和少数民族鲜艳的服饰一起,在青山绿水间恣意挥洒,凤凰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素有“画乡”之称,每年吸引无数学子前来写生。
凤凰,即保留了鲜明的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特性,又与汉文化融合得天衣无缝,在这里,农耕文化、楚巫文化和传统文化相互渗透,水乳交融,形成了古城特有的地域文化氛围,在汉文化的锦缎上织出了最奇异美丽的花朵。
当我步出古城,频频回首,再三流连,反复吟哦这美丽的名字——凤凰,凤凰。
非常感谢这个美丽的古城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供我吟哦,这个处在山窝窝里的古城,就像一只金凤凰,如今飞到世人的面前,那么炫彩夺目。
我看见了,从山窝窝里飞出一只又一只金凤凰,我仿佛听见,更多的雏凤振翅而过,飞越梧桐丹青路,发出愈加清越的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