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四月天——青岛

分类: 恋之风景 |

早知青岛是个海滨城市,好几次,在电视里看到人们提起它时,发出会心的笑,我没有去过,自然无法与之会心,即将要去,似乎也没有特别的期盼,对于来自海边的人,对大海是熟稔的,那就再看看青岛的海吧。
一路驱车,放牧视野,我还沉浸在进入华夏精神家园这巨大的喜悦里,反复回味,却不知道,下一站,竟美如天堂。
见过青岛后的惊喜感一直持续,现已是深冬,我仍时常萦怀,不记下来,于心不安。我突然想,一个地方也跟人一样,与你擦肩而过的人何其多,能让你一见钟情,然后一直期待再次相见,恨不能相守的唯有一人,青岛就是给我这样感觉的一个城市,这个梦幻之地。
苏杭因美丽、繁荣而富庶得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样举世公认的溢美之词,名至实归,我也从不质疑。到过青岛后,脑袋里一下就冒出了这句话,并开始质疑而为青岛叫屈了,似乎地下就只有苏杭了?!青岛,马上就让我联想到了天堂。
我不知道范成大时候的青岛是不是就如许这般了,但我知道,南宋时淮水以北尽为金人统治,他是无缘去的,我也知道秦始皇向往不已的蓬莱仙境,就在山东的北部,而处于山东南部的青岛,同样面着广阔的黄海,又因地处南部,气候更温润,比起蓬莱应该有过之,无不及的吧。
这只是我的推理,现在见到的青岛,以它特有的魅力让我深深着迷。我记录下游历的地方,多是因为心中的感动,怀念之,却不存再去的念想,对青岛,却有着强烈地盼望,盼望再次踏上这个梦幻的城市,甚至生出奢望,能常驻在此是多么美妙啊。
青岛,就是城市中的九寨,是天堂,不,是天堂的四月天,是……
我词穷了。我无力准确表达这种感受,对于太过美好的事物,往往如此,说出来时,也变得直抒胸臆,简洁而有力,何只是我,到过青岛的文学大家也莫不如是。
从泰山到青岛,午饭后启程,经过广大的丘陵地带,渐渐地天色暗了,青岛还没有到来的意思,我本来一路望着窗外,兴致很好,这时也有些昏昏欲睡,收起视线,闭目养神,等到导游的声音从麦克风里传来,外面已是灯火璀璨,我们正在胶州湾跨海大桥上!下面是浩瀚的海洋,有渔火的星星点点,波浪在涌动,我们呼啸着跨过海洋,这感觉还真豪壮。
有时候,晚上到达一个新的地方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感觉,青岛因为这壮观的大桥,让我们经过长途车劳顿一下得以释放,跨过大桥,就到达目的地了!
这种接引方式让人震撼,就像写一篇文章,青岛开了一个凤头,当然是不会让我以失望收场的。果然,只有一天时间的走马观花,它却比任何一座城市都强烈地打动了我。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乘游船出海了,春寒料峭的青岛寒意甚浓,海风很大,赶往海边的人们都将脖子锁在衣服里,因为这凛冽的冷风,上船后,很多人争先恐后跑着抢占里面的位子,虽然感觉到冷,但这个季节的海边,本就是这样子的,既然出来游玩看海,还是别龟缩在里面吧,我靠着船舷而坐,船开动后,风更大,波涛一阵高一阵低,似乎要冲上来,巨大的浪惊起一滩滩飞雪,也惊起一阵阵欢叫,迎着狂烈的海风,享受着冲浪的刺激,有种酷酷的感觉,极目远眺,远处碧蓝碧蓝海天相接,肆意的海风,使大海更有一种磅礴的气势,环望青岛,高低错落、鲜明靓丽的楼房鳞次栉比,伸向蓝蓝的空中,白色的云朵在上面游弋,而脚下,就是碧蓝碧蓝的大海,波涛在涌,构成一副动感而绚丽的图画,“真是太漂亮了”!我不停地惊呼,连坐在里面的同伴都有些诧异了,开玩笑地替我旁观感慨:啊,海,怎么那么大!
也许来自海边,他们觉得应该是见惯不怪了吧,但不论我见过多少次,每一次再到海边,依然是那个没见过市面的模样,内心被大海强烈地感染,而青岛,实在是最好看海的地方,在岸上,你会看到干净碧蓝的大海就在城市的脚下,在海上,也会发现青岛如画一样美,大海,城市,就这样相映成趣,带来的视觉观感无与伦比,让我非常震撼,这个震撼,不单单是海带来的,是海和城市在一起带给我的,一座城市就在海边,附近有很多的海水浴场,因为浴场近,青岛人去洗“洗海澡”,可以再家中穿好泳装,穿行在大街小巷直接去,因此在外人的眼里成了一大怪:身穿泳装走在外。
青岛海港比较深,因此看不到因为滩浅引起的浑浊,大海就在城市的脚下汹涌拍打,这些优良的条件使得青岛成为国际著名的港口城市,也是“世界帆船之都”,奥帆中心、五四广场都在青岛市南区,这一带高楼林立,很是繁华,导游还考我们,靠海的房子是多少一平,我们小心翼翼地猜,自以为给出了够高的价格,北广上杭州温州房价高众所周知,青岛的没怎么听说过,当导游说出答案,很让我们惊奇,这让西湖边的房价也汗颜了。看我们这种表情,导游说,青岛的经济占山东的比重很大。
在栈桥上,迎着风,连走带跑,零乱的头发在风里翻飞,来自海风的洗礼让人们抑制不住地兴奋,长长的栈桥,素有“长虹远引”的美誉,我们仿佛正走入大海的怀抱,感受着层层巨浪的汹涌澎湃,碎玉甩打在礁石上,海浪的天籁荡涤着人们的耳朵,一路走去,沿途都是风光,对面是小青岛,海里船只点点停泊,游人在海滩上捡贝壳,还有人在拍婚纱照,在青岛这座美丽的城市,处处可入画,适于拍婚纱照的地方太多,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可看到拍婚纱照的新人,周围的空气里便洋溢出幸福的味道,而青岛,正是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
栈桥一路,有各种好玩的项目,有人穿着迷彩军装,身上涂满了泥彩,化妆成战士,或蹲或站,一动不动,起初我以为是雕像,他突然一动,吓了我一跳,才知是活人,摆pose可与游人合影,在奥帆中心也有人扮成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五个福娃走来走去,热情地邀请游人留影,很多游览的地方都有这样装扮成不同风格的人,这也是青岛特有的一景,从凝固要活动,青岛想着法子创造出美景。
栈桥的尽处便是回澜阁,观海听涛之绝佳处,而海鸥,时而在海天间飞舞,时而伫立礁石,时而来向游人讨食,如果是我,也要将海鸥列为青岛一大怪了,因为这里的海鸥相当肥硕。但我想,这也许是近些年的事,在吃不饱饭的那个年月里,游人稀少,海鸥大概是没有这么多的自在食可吃的,它们一定得在大海中搏击风浪才能得到吧。
山东男人是大汉,沿途树上大得突兀的鸟窝,这里洁白的海鸥也大得让人眼睛发亮,深深的大海港,所有这些大的事物,我想应该都和青岛的大气脉气相通吧,正是因为地理、历史和人文的相互融合,造就了青岛的大底蕴,大气象。
青岛是面向世界的国家重要区域性经济中心,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著名港口城市,也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有碧蓝的大海,美丽的城市建筑,特有的文化韵味,强大的经济实力,这都让这个城市散发出特有的气质,北方城市不必说,有种粗砺感,南方城市美丽的不少,但与青岛相比,都只能算是小家碧玉了,青岛,既有南方城市的秀气,也有北方城市的大气,这是非常难得的结合,我想说青岛是大家闺秀,但这还是不能尽然描述它,因为青岛却是散发着活力,洋溢着风情的。
穿行在青岛市区,一种很不一样的感觉朝我袭来,适时,导游发问了:发现什么不同没有?我说怎么街上的人都是走路哦。对了,这就是青岛一大怪:骑车没有走路快。街上随处可见三三两两走路的人,或步履匆匆,或悠然自得,街道都是石砖铺成,马路清新,两边树木掩映,整个感觉像是进入了公园,仿佛是走在山林中,脚踩在石块上特有感觉,不是城市的吵杂浑浊,而是乡间的清新自然,不是城市的疏离感,而是自然的亲近感,实际上青岛就是一座公园城市,而城里面,也确乎分布着很多公园,特别是市南区,公园星星点点,数目众多,沿着海滨一溜开去,都是观赏、悠游、陶醉的好出处。
青岛的建筑独具特色,洋房旧官邸多,名人故居多。车在南区穿行,马路两边,欧式的花园洋房隐隐约约,因为树木密集高大,房子都在僻静深幽处,半遮半掩,让我想到《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因为很多房子只见门,并没有看到什么人,而想看见门也要打起脑袋瞧的。
这些建筑中,最著名最集中的要数八大关,听起来就有历史感,原来是指八条小小的街道,而这些街道是用中国古代著名的关隘命名的,分别是山海关、正阳关、嘉峪关、紫荆关、武胜关、宁武关、居庸关、韶关,其实,八大关区域里还有函谷关、临淮关两条街道,实际不止八关,这里是典型的旧别墅区,过去都是洋人的天下,汇集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日式、丹麦式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花石楼是八大关的地标建筑,是一栋用大大小小种类繁多的石头堆砌而成的俄罗斯式城堡,这里还有公主堡之类的城堡,很多的建筑都用大砖块砌成,历史和外形都让它们很有份量感,那时候,西方列强进入中国,很多选择在青岛扎寨,应该也是被青岛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吧。这些旧官邸因为年代比较久,让人感觉到神秘,但其实,它们都在发挥着实际的用途,并不仅仅是供人参观的,因此也看不出岁月的沧桑,保存得极好,居久弥新,如德国警察署旧址,就是现在的青岛公安局,无论建筑还是职责都传承了下来,胶澳总督府旧址,现在是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和青岛市政协的办公处,青岛邮电博物馆,胶澳德意志帝国邮局旧址,青岛现存最早的邮电营业楼。
青岛给人另一个最强烈的感觉就是这里的人们散发出的一种生活气质,这种气质是从城市的内涵里产生出来的。青岛具有深厚而灵动的文化,古代的青岛就是传统文化重地,近代又吸纳了西方文明,深厚的齐鲁文化底蕴与现代西方文明在青岛交流碰撞,孕育出独特的青岛文化,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青岛更是迎来了文化高峰,康有为、沈从文、闻一多、老舍、洪深、梁实秋、王统照、萧军、萧红、舒群等众多文化名人先后定居青岛,他们在此讲学、写作、办报,对青岛都是赞不绝口,“从海上看青岛,比无论哪一个城市都要清新些、美丽些”,“在北国…青岛是颗绿珠”,“到夏季来临,青岛几乎是天堂了”!可以想见,他们也曾如我一样,面对青岛是怎样地惊艳!
如今,青岛更以它强劲的经济实力锦上添花,被誉为“中国品牌之都”、“世界啤酒之城”。 海尔走遍世界,还涌出了海信、澳柯玛等一批响当当的大品牌,可谓名牌林立,青岛周边有19个县进入全国百强县,经济实力可见一斑。
青岛啤酒厂不仅生产啤酒,现在还成为了参观游览区,展厅琳琅满目的啤酒瓶,历经百年,让我感叹时光的流逝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是一种快乐的沧桑,德国的啤酒文化在这里打下了很深的烙印,我们品尝了两种刚从生产线上流出来的新鲜啤酒,一种是普通的,一种是啤酒原浆,仔细咂摸,与平时所喝的啤酒相比,更有回味,更地道,更浓郁,最后来到多功能区,这是供游客喝啤酒的地方,墙上还可见到春节开party的字样,可见也是青岛啤酒厂的职工聚会之所,现在,长方形的屋子里摆满了桌椅,像街边一个大型的啤酒屋,还有很多小学生也来参观,他们自然是不喝啤酒的,却比喝了啤酒还闹腾得欢。
我们要了两扎啤酒,叫导游一起喝,一行多是女人,喝得不多,看到导游大快朵颐的样子,很明显,他像个孩子似的极其享受,估计每次到青岛,这也是他最期待的一个项目吧,瞧他的啤酒肚。青岛市民更有福了,因此有一大怪便是“青岛啤酒装袋卖”,傍晚的街道,市民们提着塑料袋走,想想这场景都觉得新鲜,还有另一个跟青岛啤酒相关的怪现象——男人肚皮像锅盖,当啤酒成了他们日常的饮食,这个现象也是自然的了。
青岛有着开放的海洋环境,五彩斑斓的市井,惬意而高品质的生活,这应该就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幸福生活吧,来这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们去了信号山,这是专为轮船及帆船入港时传递信号的地方。站在观景楼上,海景市景尽收眼底,绿色的树,红色的屋顶,蓝色的海,白色的墙,所有色块拼撞出童话般温暖的画面,只觉得畅快无比。
下山后,我们又去了天幕城,走进去,屋顶画上了天空,蓝天白云,好像是真的天空,给人梦幻而旷远的感觉,里面都是商铺,开始还埋怨为什么会带我们到商铺来,是商业化的推销吧,其实,也另一个侧面感受到青岛城市的特色,将蓝色画在室内的屋顶,造一个蓝蓝的天幕,整条街的感觉很几米很童话,像进了梦幻城,这是青岛人爱美的反映,也是青岛人的一个城市情结吧。
我想,来过青岛的人,一定会被青岛深深地打动,深深地迷恋上这个充满风情,散发着洋气,潇洒自在的富庶之城,这是一个梦幻的家园,人们到处旅行,寻寻觅觅的,不就是这样的所在么,遗憾的是,我在这里只有一天的行程,匆匆,太匆匆!就在这么短的时间,青岛却给我很大的视觉和心理冲击,它完美得无从挑剔,这座幸福的城市,洋溢着一种青春的气息,虽不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却常活常新,这是被海水冲刷的吗,被海风带走的吗,还是被时间留住的?
青岛很多改变了,很多保留了,传统与现实没有冲突,仿佛有一种魔力,留下来一些美好事物。青岛,也改变了我对对南北地域的认识,改变了我对某些不好事物的看法,它是一个可以美化人的地方,就像春风一样,吹拂着,滋润着,融合着,这四月天,来自人间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