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度“多事之秋”
在秋季气候变化越大,越容易生病,所谓“多事之秋”,就有这样的含义。秋分过后,雨水渐少,天气逐渐变得干燥,且昼热夜凉,气候多变,稍有不慎,就容易伤风感冒、肠胃不适。
五招巧度多事之秋
一、充足睡眠
睡眠应做到早睡早起。尤其是小朋友们:长高与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关,人体23点到凌晨1点会由大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如果此时处于清醒状态,生长激素就停止分泌,尤其是正在长个的小朋友们和他们的家人们注意:一定最好让孩子22点前休息,便于入睡1小时后赶上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期!深秋时节气候较寒冷,成年人不宜终日闭户或夜间蒙头大睡,要养成勤开窗通风、夜间露头而睡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疾患。
二、穿衣适量
中医里讲到“春捂秋冻”,在穿着上,秋不忙添衣。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秋天为什么要冻着一点呢?因为秋天的气候逐渐变冷,人们只有逐渐增加衣服,才能使机体逐渐适应气候的变化。穿单薄点,身体还能经受寒冷的锻炼,提高耐寒能力。若在刚转凉的时候就穿上棉衣,就会使机体和寒冷的接触机会减少,得不到锻炼,抗寒能力反会减弱,到了严寒的冬天必然不能适应,容易引起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疾病。所以秋天要冻着点好。但是“春捂秋冻”要注意气候变化,适当掌握,才能减少疾病,保持健康。
三、加强运动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但运动不宜过猛,可选择登山、慢跑、快走、瑜伽等项目。向贴秋膘说“NO”。没有时间运动是借口!上下班的时候可以多走楼梯,少做电梯,在吃完午饭回公司办公室时,可以直接走上去,消化一下自己刚吃进去的东西,顺便帮腿部减减肥。走楼梯可以拉动大腿肌肉,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脂肪的燃烧。
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李爱民说:“我们发现每天坚持做少量运动可以增寿。比如每星期都能做75分钟的快步走,那么比起完全不运动来说,在40岁之后寿命可以延长1.8年。75分钟只是一个最低水平,如果一周能快步走450分钟以上,则可以延寿4.5年。”运动增寿这一定律适用于不同体质指数的人群,不论是普通体重者、超重者还是过度肥胖者。
现在美国政府所建议的每周基本运动量是相当于150~299分钟快步走的体育运动量,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持续锻炼,那么比起每天不运动来说,可以增寿3.4年。你还有理由不运动吗?
四、愉悦心情
宋朝诗人辛弃疾有诗:“而令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清末民族女英雄秋瑾的绝命诗也写道:“秋风秋雨愁煞人”,说的都是这种现象。松果腺体分泌褪黑激素的生理过程受阳光调节,阳光照射可减少松果腺体的褪黑激素分泌量。秋凉之后,常常天气阴沉,阳光少而且弱,松果体分泌的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们因此而产生伤感情绪。实际上这只是合理解释了人们悲秋的心理原因 。
秋季时节人们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颓废等伤感情绪,因此,要注意调养情智,学会调适自己,要保持乐观情绪,保持愉悦心情。俗话说,“开心就是健康。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比吃良药更能解除病痛”。保持乐观心态,越活越年轻!
五、多吃一些应季蔬果
干燥的秋季,在那么多的蔬菜中推荐大家可以多吃一些菠菜:菠菜中相对于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重要的是含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绿叶菜中最高的)。含有丰富的核黄素,有预防口腔溃疡、唇炎、眼睛干涩的作用。还特别特别推荐莲藕。秋天吃点莲藕,可以提高免疫力,还可抗衰老。另外藕加热后,对脾胃有益,有养胃滋阴、益血的功效。
营养小贴士:对蔬菜来说,叶子的颜色越绿,叶绿素越多,镁越多,叶酸越多,维生素K越多,维生素B2越多,类黄酮越多,抗氧化性越强。多吃绿叶蔬菜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病、中风、糖尿病、骨质疏松、老年痴呆等多种现代疾病。
“清浅可狎弄,昏烦聊漱涤。最爱晓暝时,一片秋天碧。”望朋友们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吃嘛嘛香,心情倍棒,运动健康,穿衣有方。
新浪微博:@宋兵兵营养师
QQ:1013339458
TEL:15120064688
原创博文商业用途请与本人联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