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利用“MAN法则”判断潜在客户
(2013-01-07 09:32:27)
标签:
man法则客户分类杂谈 |
分类: 销售技巧和话术 |
当我们在决定拜访一个客户时,首先要确定他是不是潜在客户,换句话说,我们要确定这个人从我们这里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可能性有多大。准确地判断潜在客户是销售员必备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将客户归类,提高拜访效率,避免盲目拜访给对方造成的反感。
具体我们可以根据“MAN法则”来判断对方是不是我们的潜在客户。所谓“MAN法则”就是指要想把产品销售给客户,那么客户必须具备三个条件:Money、Authority、Need。
1、客户是否有钱(Money)
在销售前,我们一定要确保对方有购买力,能够承担得起我们的产品,以免白费力气。具有购买需求又具备现有支付能力的客户,肯定是我们最理想的潜在客户。如果客户具有潜在支付能力,信用度好,只是资金暂时周转不开,我们也可以把他列人潜在客户的范围内,我们应该主动协助客户解决支付能力的问题,并建议客户利用银行贷款或其他信用方式购买,还可以实行跟踪销售。
2、客户是否有购买决定权(Authority)
向一个家庭或一个集团客户销售,实际上是向当家人进行销售。如果还没有确定客户是否就是当家人便盲目销售,那么效果肯定是不好的。
所以,如果销售对象是家庭,我们必须注意分析客户家庭里的各种微妙关系,找出当家人。对于集团客户,我们必须了解其内部组织结构、人事关系、决策系统和决策方式,掌握其内部各部门主管人员之间的权限,向具有决定权的负责人进行销售。当然“决定权”也是有弹性的,即使客户自己没有决定权,销售员也可以利用他的影响力引导他去找有决定权的人商量、决定。
3、客户是否有购买欲(Need)
如果对方不需要我们销售的产品,即使他既有钱又有权,也不是我们的潜在客户。
不过,面对说“不需要”的客户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在销售行业中有个重要的理念—客户的需要是可以创造的。一般的销售员是去满足客户的需要,而优秀的销售员则是在创造客户的需要。当然这不是唆使我们向北极圈里的因纽特人销售冰箱,如果对方确实没有购买的需要,当然我们也就不用再考虑了。
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MAN法则”的应用。
比如我们销售的产品是汽车,现在手上有5个客户的资料。其中有一个才15岁,还有一个已73岁,显然他们不是我们的潜在客户。另外三个都有驾驶执照,其中一个25岁,月收人5000元,但他因为刚刚买了一处房产,每个月的债务是1200元。虽然这个人也许很想有一辆新车,但是却买不起,所以这个人不是我们的潜在客户。另外两个人中,有一个40岁,经济条件完全合格,可是他刚买了一辆新车,暂时肯定不需要购买。最后一个55岁,年收人可观,又不负债,每三年就换一辆新车,目前这辆车已经用了两年半,很显然,他就是我们最理想的客户。
具体我们可以根据“MAN法则”来判断对方是不是我们的潜在客户。所谓“MAN法则”就是指要想把产品销售给客户,那么客户必须具备三个条件:Money、Authority、Need。
1、客户是否有钱(Money)
在销售前,我们一定要确保对方有购买力,能够承担得起我们的产品,以免白费力气。具有购买需求又具备现有支付能力的客户,肯定是我们最理想的潜在客户。如果客户具有潜在支付能力,信用度好,只是资金暂时周转不开,我们也可以把他列人潜在客户的范围内,我们应该主动协助客户解决支付能力的问题,并建议客户利用银行贷款或其他信用方式购买,还可以实行跟踪销售。
2、客户是否有购买决定权(Authority)
向一个家庭或一个集团客户销售,实际上是向当家人进行销售。如果还没有确定客户是否就是当家人便盲目销售,那么效果肯定是不好的。
所以,如果销售对象是家庭,我们必须注意分析客户家庭里的各种微妙关系,找出当家人。对于集团客户,我们必须了解其内部组织结构、人事关系、决策系统和决策方式,掌握其内部各部门主管人员之间的权限,向具有决定权的负责人进行销售。当然“决定权”也是有弹性的,即使客户自己没有决定权,销售员也可以利用他的影响力引导他去找有决定权的人商量、决定。
3、客户是否有购买欲(Need)
如果对方不需要我们销售的产品,即使他既有钱又有权,也不是我们的潜在客户。
不过,面对说“不需要”的客户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在销售行业中有个重要的理念—客户的需要是可以创造的。一般的销售员是去满足客户的需要,而优秀的销售员则是在创造客户的需要。当然这不是唆使我们向北极圈里的因纽特人销售冰箱,如果对方确实没有购买的需要,当然我们也就不用再考虑了。
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MAN法则”的应用。
比如我们销售的产品是汽车,现在手上有5个客户的资料。其中有一个才15岁,还有一个已73岁,显然他们不是我们的潜在客户。另外三个都有驾驶执照,其中一个25岁,月收人5000元,但他因为刚刚买了一处房产,每个月的债务是1200元。虽然这个人也许很想有一辆新车,但是却买不起,所以这个人不是我们的潜在客户。另外两个人中,有一个40岁,经济条件完全合格,可是他刚买了一辆新车,暂时肯定不需要购买。最后一个55岁,年收人可观,又不负债,每三年就换一辆新车,目前这辆车已经用了两年半,很显然,他就是我们最理想的客户。
前一篇:建立影响力快速倍增销售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