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方法助你轻松找到决策人
(2012-12-31 09:31:01)
标签:
电话销售过前台秘书教育 |
分类: 电话销售技巧和话术 |
在实际的电话拜访工作中,接电话的往往是客户公司的工作人员,比如秘书、助理等,虽然他们没有工作上的决定权,对我们的业务产生不了根本的影响,但是他们却可以决定是否为我们提供与关键决策人通话的机会,所以他们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所以我们要主动与他们搞好关系,越过他们给我们有意无意设置的通话障碍,这样我们才能保证电话拜访的效率。
那么我们该如何越过对方工作人员设置的障碍呢?大家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回电法
很多拜访人员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客户的拒绝。比如,当我们打过去电话之后,如果关键的决策人不在的话,下面的工作人员常常会说:“请问您找他有什么事?”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不想直接告诉对方,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技巧,我们可以这样反问对方:“他打电话找我,我也不知道有什么事。”这个时候,对方往往就会对我们的拜访电话重视起来。
2、上层领导指示法
如果关键的决策人不是企业的最高负责人的时候,可以先找到决策人的上司简要说明一下情况,然后再用决策人上司的“口谕”来接近这位决策人。例如可以这样说:“李经理您好!王总让我找您具体谈一下项目合作的事情。”下面的具体负贵人一听到这话,自然不敢轻易将我们拒之门外。
3、恳求带助法
帮助别人,自己也可以从中获得快乐。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很愿意帮助别人。如果我们以恳求对方工作人员帮助的口气来找一下关键的负责人,效果往往要好得多。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说:“王小姐,您好!我有急事需要马上与刘总沟通一下,您可不可以帮我把电话转给刘总?”提出这个愿望,合乎情理而又礼貌贴切,想必对方不会拒绝。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在与秘书进行沟通时,要尊重他们,他们比较在乎这一点。这自然需要通过尊重的语气、礼貌的寒暄、认真的倾听等行为来给他们留下好印象。如果我们不能顺利通过这一关,我们的后续工作就会难上加难了。
4、借口私事法
“我找一下刘总。”
“请问您是哪里,找刘总有什么事情?”
“我们之间有些私人要事,请您给我转过去好吗?”
“嗯·……那好吧,我帮您转过去。”
从秘书最后的口气中可以看出,工作人员本不想轻易地转接这个电话,但听到可能会涉及老总的私事,于是才有些无奈地把电话转了过去。无论和上司多么亲近的员工,最好都不要涉及上司的隐私,否则的话自己的位置将朴蛛佳保证了。正是基于这一点,借口个人私事也能很好地越过电话障碍。
5、适度赞关法
在企业中,秘书一般都是女性,她们喜欢听到别人的赞美。不过,赞美要适度,否则的话就会让人感觉我们的赞美是一种虚情假意,这样做会适得其反。另外,赞美也不要太频繁,太频繁会让人失去新鲜感。
6、提高身价法
“王经理在吗?”
“您是哪里?”
“我是***,请问你是哪位?”
“我是秘书小刘,请问有什么事吗?”
“你给我转一下老王的电话,我有些事情与他商量一下。”
“那好吧。”
电话很快就转接了过去。
为什么秘书小刘这么快就把电话转了过去呢?这里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拜访者在秘书小刘间过他话之后,他却反过来又问了一下小刘是谁,这话语中暗含着他和总经理关系非同一般,有人挡住了他的电话,他当然要问一下是谁,起到了提高身价的作用;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称总经理为“老王”,这种称呼也使拜访者在秘书面前的身价倍增,因为一般人是不敢这么称呼的,除非关系很亲密。这同样使秘书小刘感觉到“来者不善”,因此很快就接通了总经理的电话。
7、虚构主题法
所谓的虚构主题,就是凭空捏造一个不存在的谈话主题,诱使对方放松警惕,从iff)顷利地找到关键决策人。
比如我们拨通电话后,如果是秘书接的电话,我们就可以这样说:“我找一下王总,我想问一下上次我们商谈的事情,他准备得怎么样了。”听到这话,秘书一般都会毫不犹豫地帮我们把电话转过去。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我们可能与他们的老总通过话了,因此就没有必要再对我们进行过滤了。另外就是,既然我们与他们的老总已经就某件事情商谈过了,他帮我们就此事接通老总的电话也是分内的事,如果把事情耽误了,他可担当不起这个责任,所以秘书会以最快的速度帮我们接通老总的电话。
8、正面诱导法
所谓的正面诱导法,就是在间话时要以肯定性地选择问话方式来诱导对方做出肯定的回答,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否定性选择。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在同一条街上有两家豆桨店,其中一家豆装店的生意不怎么景气,而另外一家豆装店的生意却非常红火。究其原因,原来在于两家服务员的问话方式不同。当有客人来第一家小店喝豆浆时,服务员往往会问:“您加不加鸡蛋?”客人有的时候说“加”,有的时候说“不加”。而当客人来第二家小店就餐时,服务员拄拄会问:“您是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喜欢吃鸡蛋的就说“加两个”,不喜欢吃鸡蛋的就说“加一个”。就这样,第二家小店每天都能比第一家小店多卖出好多鸡蛋,他们的生意自然也就十分红火了。
仔细分析两种间话的方式,前一种属于否定性选择问话方式,而后一种属于肯定性选择问话方式。两种间话方式相比,显然后一种问话方式更有利于达到目的。销售员在绕过秘书关的过程中,也要尽量使用肯定性选择问话方式。比如,“我找一下你们经理,请帮我转接一下好吗?”而不要这样问:“你们经理在不在?帮我转接一下好不好?”又如,“刘总的手机号码是多少?我直接和他商谈一下。”而不要这样问:“您知不知道刘总的手机号码?可不可以告诉我一下?”类似的否定性选择问话方式,很容易让人回答“不知道……”
9、与之结盟法
我们可以不把对方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当做障碍人,而把他们当做拜访的重要对象。也就是我们可以以他们为突破口,与他们结盟,巩固和发展他们,然后再逐渐“围攻”关键的决策人。如果我们能赢得他们的信赖,与他们搞好关系,就可以从他们口中获得很多重要的信息,无论是有关决策人的,还是有关企业的。这些信息对于成功拜访关键决策人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销售员小李就是在与一位企业秘书的通话中获得了一条重要的信息,最终使他赢得了一笔很大的业务。
化工厂业务员小李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得知,国内某知名企业急需订购一批化工原料。可足当他费尽周折拨通企业总裁的电话的时候,那位总裁却说不需要这种产品。他们应当急需这种产品呀!小李时自己的调查深信不疑,他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后来他积极与总裁秘书发展关系,最终赢得了这位秘书的信任。有一次秘书告诉小李,总裁最近正与另一家化工厂谈原料供应的事,本来亭情已经有了眉目,只是对方趁火打劫、漫天要价,所以迟迟没有签订最终的协议。小李得知这一消息,马上派人悄悄给总裁秘书送上他们的原料样品和一份报价单,然后请秘书转交给总裁。那位总裁对原料进行评定后,看到价格也合适,最终与小李签订了原料供应协议。
总之,能否巧妙地越过电话障碍对电话拜访来讲十分重要。越过电话障碍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在这里介绍的只是常见的几种,具体的方法还需要销售员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那么我们该如何越过对方工作人员设置的障碍呢?大家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回电法
很多拜访人员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客户的拒绝。比如,当我们打过去电话之后,如果关键的决策人不在的话,下面的工作人员常常会说:“请问您找他有什么事?”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不想直接告诉对方,但是又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技巧,我们可以这样反问对方:“他打电话找我,我也不知道有什么事。”这个时候,对方往往就会对我们的拜访电话重视起来。
2、上层领导指示法
如果关键的决策人不是企业的最高负责人的时候,可以先找到决策人的上司简要说明一下情况,然后再用决策人上司的“口谕”来接近这位决策人。例如可以这样说:“李经理您好!王总让我找您具体谈一下项目合作的事情。”下面的具体负贵人一听到这话,自然不敢轻易将我们拒之门外。
3、恳求带助法
帮助别人,自己也可以从中获得快乐。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很愿意帮助别人。如果我们以恳求对方工作人员帮助的口气来找一下关键的负责人,效果往往要好得多。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说:“王小姐,您好!我有急事需要马上与刘总沟通一下,您可不可以帮我把电话转给刘总?”提出这个愿望,合乎情理而又礼貌贴切,想必对方不会拒绝。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在与秘书进行沟通时,要尊重他们,他们比较在乎这一点。这自然需要通过尊重的语气、礼貌的寒暄、认真的倾听等行为来给他们留下好印象。如果我们不能顺利通过这一关,我们的后续工作就会难上加难了。
4、借口私事法
“我找一下刘总。”
“请问您是哪里,找刘总有什么事情?”
“我们之间有些私人要事,请您给我转过去好吗?”
“嗯·……那好吧,我帮您转过去。”
从秘书最后的口气中可以看出,工作人员本不想轻易地转接这个电话,但听到可能会涉及老总的私事,于是才有些无奈地把电话转了过去。无论和上司多么亲近的员工,最好都不要涉及上司的隐私,否则的话自己的位置将朴蛛佳保证了。正是基于这一点,借口个人私事也能很好地越过电话障碍。
5、适度赞关法
在企业中,秘书一般都是女性,她们喜欢听到别人的赞美。不过,赞美要适度,否则的话就会让人感觉我们的赞美是一种虚情假意,这样做会适得其反。另外,赞美也不要太频繁,太频繁会让人失去新鲜感。
6、提高身价法
“王经理在吗?”
“您是哪里?”
“我是***,请问你是哪位?”
“我是秘书小刘,请问有什么事吗?”
“你给我转一下老王的电话,我有些事情与他商量一下。”
“那好吧。”
电话很快就转接了过去。
为什么秘书小刘这么快就把电话转了过去呢?这里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拜访者在秘书小刘间过他话之后,他却反过来又问了一下小刘是谁,这话语中暗含着他和总经理关系非同一般,有人挡住了他的电话,他当然要问一下是谁,起到了提高身价的作用;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他称总经理为“老王”,这种称呼也使拜访者在秘书面前的身价倍增,因为一般人是不敢这么称呼的,除非关系很亲密。这同样使秘书小刘感觉到“来者不善”,因此很快就接通了总经理的电话。
7、虚构主题法
所谓的虚构主题,就是凭空捏造一个不存在的谈话主题,诱使对方放松警惕,从iff)顷利地找到关键决策人。
比如我们拨通电话后,如果是秘书接的电话,我们就可以这样说:“我找一下王总,我想问一下上次我们商谈的事情,他准备得怎么样了。”听到这话,秘书一般都会毫不犹豫地帮我们把电话转过去。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我们可能与他们的老总通过话了,因此就没有必要再对我们进行过滤了。另外就是,既然我们与他们的老总已经就某件事情商谈过了,他帮我们就此事接通老总的电话也是分内的事,如果把事情耽误了,他可担当不起这个责任,所以秘书会以最快的速度帮我们接通老总的电话。
8、正面诱导法
所谓的正面诱导法,就是在间话时要以肯定性地选择问话方式来诱导对方做出肯定的回答,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否定性选择。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在同一条街上有两家豆桨店,其中一家豆装店的生意不怎么景气,而另外一家豆装店的生意却非常红火。究其原因,原来在于两家服务员的问话方式不同。当有客人来第一家小店喝豆浆时,服务员往往会问:“您加不加鸡蛋?”客人有的时候说“加”,有的时候说“不加”。而当客人来第二家小店就餐时,服务员拄拄会问:“您是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喜欢吃鸡蛋的就说“加两个”,不喜欢吃鸡蛋的就说“加一个”。就这样,第二家小店每天都能比第一家小店多卖出好多鸡蛋,他们的生意自然也就十分红火了。
仔细分析两种间话的方式,前一种属于否定性选择问话方式,而后一种属于肯定性选择问话方式。两种间话方式相比,显然后一种问话方式更有利于达到目的。销售员在绕过秘书关的过程中,也要尽量使用肯定性选择问话方式。比如,“我找一下你们经理,请帮我转接一下好吗?”而不要这样问:“你们经理在不在?帮我转接一下好不好?”又如,“刘总的手机号码是多少?我直接和他商谈一下。”而不要这样问:“您知不知道刘总的手机号码?可不可以告诉我一下?”类似的否定性选择问话方式,很容易让人回答“不知道……”
9、与之结盟法
我们可以不把对方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当做障碍人,而把他们当做拜访的重要对象。也就是我们可以以他们为突破口,与他们结盟,巩固和发展他们,然后再逐渐“围攻”关键的决策人。如果我们能赢得他们的信赖,与他们搞好关系,就可以从他们口中获得很多重要的信息,无论是有关决策人的,还是有关企业的。这些信息对于成功拜访关键决策人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销售员小李就是在与一位企业秘书的通话中获得了一条重要的信息,最终使他赢得了一笔很大的业务。
化工厂业务员小李经过一番市场调查得知,国内某知名企业急需订购一批化工原料。可足当他费尽周折拨通企业总裁的电话的时候,那位总裁却说不需要这种产品。他们应当急需这种产品呀!小李时自己的调查深信不疑,他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后来他积极与总裁秘书发展关系,最终赢得了这位秘书的信任。有一次秘书告诉小李,总裁最近正与另一家化工厂谈原料供应的事,本来亭情已经有了眉目,只是对方趁火打劫、漫天要价,所以迟迟没有签订最终的协议。小李得知这一消息,马上派人悄悄给总裁秘书送上他们的原料样品和一份报价单,然后请秘书转交给总裁。那位总裁对原料进行评定后,看到价格也合适,最终与小李签订了原料供应协议。
总之,能否巧妙地越过电话障碍对电话拜访来讲十分重要。越过电话障碍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在这里介绍的只是常见的几种,具体的方法还需要销售员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前一篇:分享几个电话销售成交方法
后一篇:电话销售中如何不被客户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