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忆录《今生来世》第十九章:大学时代(交锋篇)

(2023-01-04 15:23:52)

                 

第十九章 大学时代(交锋篇)

 

1976年文革结束,至八十年代中期,是松开桎锆探真理的时代,是改革开放谋发展的时代。

这个时代,大学校园内充满多元价值的激烈交锋。在思想与学术领域的多种矛盾中,占据主要地位与核心地位的,是根深蒂固的极左化思维定势与实事求是的作风、追求真理的欲望之间的矛盾。

本文将回忆、记载三次思想与学术领域的尖锐交锋。

一、 黑板报上的建言与文章作者

   大约是1979年下半年的某一天,中文系的黑板上刊登了一篇并不那么起眼的文章,该文呼吁重视民主,建议在校内试行选举。

当时,“选举”属于“敏感词”。

几天后,一位消息比较灵通的同班同学告诉我:师大团委的某位政工干部来中文系,找上述文章作者所在班级的党员同学谈话,要求他们协助追查作者的背景与写作意图。

    二、雷祯孝先生与旧的思维定势

八十年代初,中国高等教育界刮起“雷祯孝风暴”:诸多著名大学请中国人才学主要创始人雷祯孝先生作人才学学术报告,引起极大轰动。1980年,我有幸在师大听到他的学术报告,用今天的时髦话说,可谓“脑洞大开”。


     回忆录《今生来世》第十九章:大学时代(交锋篇)

 

网络《互动百科》“雷祯孝”词条对雷先生作了如下介绍:

 

雷祯孝,四川人,1945年生,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2006年至2009年任湖南大学教授,2008年起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电影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1979年初创办《人才学报》,首倡建立“人才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写信给团中央向全国推荐人才学。在全国近百所大学演讲,一度在全国造成很大影响,“自己设计自己”成为当时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倡“人才市场”、“自学考试”、“老干部离休”、“双向选择”等多项建议,被政府采纳成为政策,沿用至今30多年。19861987年,中国展望出版社一版再版他的专著《中国人才思想史》。

 

     雷先生毕业于北大化学系。他的报告,在学校大礼堂举行。原定时长为三小时,由于每讲几句总会引起满堂喝彩声与经久不息的掌声,雷先生最后讲了四个多小时。听众主要是师大文科各系的学生。

在报告中,雷先生说,人才成功的规律与奥秘,用16个字可以概括:“社会需要,少有人搞,切实可行,我就能搞”;年轻人要学会“自己设计自己”。

雷先生说:我们的许多政策与相应的思维定势需要改变。例如在当今中国,一方面大量工人下岗了,失业了,另一方面住房严重短缺。如果改变政策,让下岗工人去造房子,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雷先生说:我们的户口管理制度也需要改革。现在的户口制度是束缚人的制度,严重阻碍人才流动。而人才不能较自由地流通,社会进步就会受到阻碍。

雷先生说:我们的教育十分僵化,创新严重不足,也不鼓励学生创新。在日本,有一个幼儿园老师出了一道考题考学生:皮球掉到洞里了,没皮球玩了,怎么办?第一个学生说,用火钳子夹出来。老师说,洞太深了,夹不到。第二个学生说,用竹杆掏出来,如果洞是倾斜的,可以掏出来。老师说,洞是向下的,掏不出来。第三个学生说,用水把它泡出来。老师说,洞漏水,泡不出来。最后一个儿童说,我不要了,让妈妈再买一只。结果这孩子得了最高分。

报告会从晚上7点半开始,一直持续到半夜12点多钟。结束时,有一位学生跳上讲台,号召大家为雷先生捐款,支持他的学术研究,获得热烈响应。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此回忆录发表于我的博客后,雷先生托人转达了他的谢意。

    三、我与胡守棻教授

在第16章,我对华东师大的胡守棻教授作过如下介绍:

 

胡守棻老师的研究方向是德育基本理论。当时他是全国著名的德育专家,也是我班任课教师中唯一的正教授。为我们讲课期间,教育系的副主任余光老师,也跟着听课。

胡老师平易近人,工作态度认真。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在课堂上组织学术讨论。这对大学生们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回忆录《今生来世》第十九章:大学时代(交锋篇)

一天,胡先生在讲课中对我们说:道德是没有继承性的,无产阶级要彻底否定与摒弃资产阶级的所有道德观念,重新建立全新的道德规范。

就在我对此感到惊讶时,先生开始论证自己的观点。他说,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儿的“传统的观念”就是道德观念。接着先生又引用列宁的话,证明马克思的话是正确的。

听到这儿,我意识到先生的观点与研究方法出现了重大错误。但是,出于对这位70多岁的老教授的尊重,我并不打算指出其错误。

但是接下来,德高望重的胡先生停止了讲课,让学生们自由发言。在此情况下,心直口快的我,响应先生的要求,作了一个简短的发言。

在发言中,我先表达了对先生的尊敬,然后说:“胡先生,你刚才讲的几句话,我觉得是可以讨论的。这里面有三个问题:其一,你认为道德没有继承性,无产阶级要彻底否定、摒弃资产阶级道德。我认为人类道德的发展不是断代式的,而是边继承边发展的,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道德体系中某些合理的东西应当继承。其二,你引用马恩《共产党宣言》中的原话,说明无产阶级道德要与资产阶级道德“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但是据我所知,你所引用的只是半句话,这里还有上半句。这段话的全文是‘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显然‘传统的所有制’指‘私有制’。这里的‘传统的观念’指‘私有观念’,而非你所说的“资产阶级道德规范”。其三,先生你引用列宁的话证明马恩的话是正确的,这种方法也是值得讨论的。一个人的话是否正确,必须用实践来检验,不能用另一人的话来检验。”

我的发言结束时,下课铃声响起。下课后,当我走出教室时,有几个同学来到我身边,悄悄地对我说:“你的发言很精彩,我们支持你。”

时隔几天胡先生再来上课时,先对上次讲课中某些不确当的地方作了检讨,同时也为自己作了某些辩护。

几天后,有同学告诉我,系里有人议论我,说我连教授都看不起。我对这位同学说:我看不起教授了吗?是胡先生让学生发言,我才发言的啊。我说的那些话,只是讨论中的个人看法,根本不存在谁瞧不起谁的问题。我真比窦娥还冤。

(说明:本章删节较多。)

 

 

 

写于2018614

校于2020年3月30

改定于2021913

再改于2023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