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淳古八景”系列之七】固城烟雨
(2013-01-04 09:17:07)
标签:
系列之高淳古故地重游全方位邢瑁各 |
分类: 高淳文化 |
《晓过固城湖》
放船快度固城湖,十幅轻帆日未晡。
东望金陵千嶂远,南浮银壩万舻趋。
歌声随地参吴楚,沮泽经春畏稗蒲。
却认棠矶寻钓艇,只怜无影浸康庐。
这首诗歌的作者是南宋的史学家、文学家岳珂,他是岳飞的孙子,岳霖的第三个儿子。他的诗歌描写的是天朗气清的固城湖:东望金陵,山峰重叠;南望东坝,万船竞渡;环视湖岸,秀峰倒影,清新如画。
南宋四川诗人
溪平岸阔柳侵沙,泼泼游鳞弄月华。
柔橹数声深夜悄,渔人相唤隔芦葭。
这是描写的夜晚的固城湖,月光流泻,柳暗水阔,鱼儿起跳,橹声拂水,渔人相唤,芦苇深深。这是一幅静谧的画面。
其实,固城湖的濛濛烟雨营造的凄迷婉转的意境,似乎更为人们欣赏,更是文人雅士心头的情结,明代高淳知县顿锐将“固城烟雨”列入了高淳八景之中。
这里的“固城烟雨”其实是固城湖烟雨,不是指城头风景,而是指湖上风光。不过,固城湖是因固城而得名。固城位于今固城湖畔,西濒浩瀚的古丹阳大泽,南有花山、秀山屏障,北依游子山、禅林山,易守难攻。它是南京地区最古老的城池,比楚威王筑石头城置金陵邑(前333年)还早208年。固城筑于周景王四年(前541年),吴王余祭筑城于此,并置濑渚邑以御楚。固城高1丈5尺,罗城周7里330步,子城1里90步(1步6尺,360步为1里),俗称子罗城。周景王十年(前535年),楚克固城,并在此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吴王阖闾攻打楚国,伍子胥凿胥溪河以运粮,攻下固城以后,火烧固城宫殿,月余烟火不灭,固城被毁。
固城湖就因这座古城而得名。嘉靖《高淳县志》记载:固城湖在“县西南五里,纵二十五里,横三十里,比通石臼、丹阳二湖,中流本县与当涂并宁国府宣城县为界。”由于历代围垦,到1949年,固城湖南北长10.4公里,东西最宽相间8.2公里,面积78平方公里。经过70年代的湖滩围垦,目前湖泊面积缩小到30.9平方公里,形状呈三角形,北宽南窄,全湖悉属高淳。
固城依傍着固城湖,几千年来,固城作过楚王行宫,作过溧阳县治,历代的文人墨客吊固城,游固城湖,留下了许多诗词作品。有宋一代,目前能够查到的就有岳珂的《晓过固城湖》、
这些诗歌描绘了一个文化深厚、风景秀美的固城湖。宋朝诗人登上古固城遗址,高眺固城湖,遥想吴楚大战,伍子胥克楚鞭尸:“千载血耻应无恨,何用涛声作怨声?”(《古固城》)似乎抚古伤今,为南宋的偏安而哀叹。明代诗人邢继鲲也发出了古今之慨叹:“湖天一望水汤汤,白骨儡然古战场。若使平陵终楚天,谁知濑渚是吴疆?……
明末清初“湖滨六子”之一的韩无疾有《渡固城湖》一首:
清和湖上渡,不渡几经秋。
藻荇恬阴浪,菰芦夺险流。
城墟楚庙在,地僻汉碑留。
一抹遥山翠,烟岚望里收。
既写湖上藻荇平铺湖面的恬静,又写湖水穿芦苇丛而流淌的湍急。远处山翠烟迷,不由地让人追想当年吴楚鏖战的兵火,与见证历史的古朴大气的《校官碑》。于是,对历史的深沉的感慨就融进了这水光山色里了。眼前美景,过往旧事,两相交融,更增添了固城湖的优美与厚重。
不过,明代进士韩仲雍笔下的固城湖就轻松、单纯得多了:
……
濛茸树色纷栏槛,潋滟波光浸酒杯。
山客尚留灵药在,谪仙还着锦袍来。
……
眼前波光荡漾,远处树色濛茸,不由地畅想谪仙人李白恐怕会故地重游!这景写得纯粹。
但一般来说,了解高淳历史的地方文人描写固城湖,都把固城湖优美的山光水色与固城厚重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辉映。
自然风光就在眼前,有目共睹,而人文景观需要我们去地下发掘,去故纸堆里寻觅,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去再现。这,就像“固城烟雨”一样,朦胧而缥缈。
在所有描写固城湖的诗篇里,“固城烟雨”是突出的内容突出的风景,历来被人们推崇。
从时间上说,固城湖因固城而更增添了历史的厚度;从空间上说,固城湖却并不大,至明时不过“纵二十五里,横三十里”,然而一旦细雨濛濛、烟横固湖,湖泊就显得浩淼一片,并随着我们的想象而不知道有多少开阔了。
固城湖的美,美在她深厚的文化底蕴,美在晴天的山清水秀,更美在烟雨迷蒙时候的凄迷婉转。烟雨固城湖,是一幅流动的水墨风景画。
明代高淳著名文人,邢昉的五世祖邢瑁《固城烟雨》诗:
淡烟微雨两悠悠,半入长空半入楼。
吴月满丘俱寂寞,楚云无树独淹留。
横迷沙渚湖光饮,远抹林皋黛色收。
吹笛船头人不见,数生嘹亮隔沧州。
诗写得淡远缥缈,轻盈柔和。
康熙高淳县令李斯佺的《固城烟雨》则涂上了几抹艳丽的色块:
城南秋水正苍湛,渐觉平湖烟雨凉。
雨洗空林人不见,烟迷古渡雁初翔。
寺钟暗带芦花湿,舟火红沾荇蕖香。
欲向空濛歌一曲,愰疑身在洞庭旁。
颈联“寺钟暗带芦花湿,舟火红沾荇蕖香”,上句写清晨,下句写傍晚。清晨,保圣寺的钟声敲响了,却失去了晴日的清朗。钟声在雨雾中显得深重低沉,固城湖畔芦花似雪,却无法绽放,仿佛是被这能够拧出水来的钟声打湿了。晚上,湖面上渔火朦胧,荇菜(高淳方言里的“旱丝”)与荷花的清香仿佛借渔火而幽幽地飘来。上下两句诗歌,一早一晚,一白一红,一滞重,一飘动,听觉、视觉、触觉、嗅觉,全部调动起来了,让人全方位地去感受烟雨固城湖。
李斯佺说:“欲向空濛歌一曲,愰疑身在洞庭旁。”明代知县顿锐也曾说:“疑是洞庭秋色里,欲将瑶瑟吊湘灵。”两人都一起将固城湖比作“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的八百里洞庭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