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一点,低增长并不代表价值的创造速度低,价值与增长率不是等同关系。
短期数月时间,动态价格波动幅度,与个股基本面关联性并不大。即使是低增长的个股,只要估值优势确定,同样可以利用这一特征下的机会。并且,运用更直观更有效。
所以,这一特征可为投资者创造短期的超级高的额外收益。
当我们选择低估值时,必须严格遵循一点,那就是公司的价值是不断创造并递增的。
当确定性的低估后再进一步低估时,利用融资手段且大胆的重仓融资是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率的举例:
2019年的兴业银行。
去年9月,股价徘徊在17元出头,在我们的策略体系中,这一价格足以让我们有胆量利用策略中的应对的预留的融资选择重仓出击,这重重的一击,大致可以获取9%左右的净值增加。
一个直观原因在于,17元价格,即使市场步入去年的最极端位置,也不过套住数月时间。并且,套住后,反而有更大的暴利机会。这就决定了我们可以在17元重仓出击。当然这是这浅俗的原因,深层次的的,不展开。
同学们,整体净资产的9%,绝不是小数目啊。
再往前回顾2018年7月初,我们明白14元的兴业,可全力以赴用完最后的子弹。彼时,虽然还无法断定市场会不会进一步下跌,但我们明白,兴业的可能再调整,幅度也是极其有限。后来的市场进一步下跌,但兴业不跌反涨,事实上,即便兴业再下跌,必然幅度有限。过后,当心仪的优秀对上目标线时,你可迅速卖掉兴业做切换,可以实现切换仓位的20%以上的超额收益。这其中,兴业最后的波动虽然不大,但通过搭桥,同时利用了兴业低估再低估的确定性打完所有的子弹,为整体净值贡献了超额收益率。
没有确定性的重仓,都是不会算账的人干的,尤其是逻辑思维欠缺的投资者大多这么干。
低估再低估,可以让人从容。
从容后,才会有大动作。
有了大动作,才会有高收益。
回顾2019年初的上证2440点时,很多人大叫着要轻仓过节,要保持二,三成仓位。我们不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