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中弊端之一组合优势之一兼谈组合逻辑

(2019-10-25 10:48:34)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之道

    集中投资,尤其是低估的集中投资,非常考验投资者。
    我过去的十年是集中投资的十年。
    低估集中的优势建立在确定性和融资手段,确保最终整体收益率稳定可观。
    但弊端也很明显:阶段性的小交易很不方便。

    捞不到阶段的波动收益。原因:
    一、下跌后融资限制无法再买入。
    二、适度上涨后但估值目标位迟迟不到,同时由于个股集中,往往会放弃小幅度的波动交易。
    过去十年的集中投资,我基本遵守一个策略,关注起点和终点。做完一个,再寻找第二个。

    组合与集中,两者风格差异非常大。
    这里讲的组合指的是选择成长性的个股,但是估值优势基本没有或不明显。
    成长股的合理估值只是一种表述,很难具体的量化定义。原因在于股价和未来增速的匹配,无法预计。
    所以,成长股的集中投资本质上不能够确定投资收益高度。其结果是,有可能高复利,有可能平庸收益率。

    我们拒绝平庸,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会放弃集中成长,更不能盲目融资。
    但是,通过组合策略,是可以弥补以上缺陷的,并且应对适度的短线波动交易,则更加从容。
    优势就会明显。
    其逻辑是,不能够确定个股复利高度,但是通过一揽子的组合,是可以平均的。

    假设单一个股的复利高度分布区间是10%到20%,甚至更高,那么,通过组合可以获取平均数,即15%上下,再通过短期交易手段,还可以人为的提高复利。
    组合的个数适度的多一些,那么获取平均数的可能性更高。比如8到16个股票。
    当然,这些个股的基本条件是,具备12%到20%的内在价值能力,至于估值,模糊的合理即可。
    模糊的正确,即逻辑。

    未来,我们会采取更加优化的策略,其中之一就是一部分仓位采取组合投资。
    当然,还需要很多的辅助手段,不再一一细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十年头一回
后一篇:定位当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