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股(估值)、周期、温度、仓位、杠杆、切换、隔离、分步、动态、长期、市场、理性、心理、、、、
要素有很多,但上面所述的,大致已说清楚了。
个股,核心是估值。主要有定性或定量两种,选择前者或后者,众说纷纭,似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事实上,单纯的讨论两者的优劣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你还停留在这个层次,充其量到了第一层次而已。
周期,个股和市场整体会有差异,不都是一致的,尤其是最近几年呈现的结构性特征,未来会越来越分化。展开讲,周期也有大小之分个股之间也有分歧。很值得思考。
温度,主要指的是上证指数做参考的整体估值水平。但是必须明白,温度高,并不代表一定会降温,反之亦然。
仓位,很复杂。和投资者的风格、个股估值、周期、温度变化的方向判断等等相关。
杠杆,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杠杆的使用必须坚持保守原则。
切换,个股之间的综合把握,并非只是估值一个因素,还要结合市场对不同行业、个股的关注特征。同时,实际操作时,需要策略跟进。
隔离,指的是杠杆和本金有所分离,正常情况下单一个股要么是融资,要么是本金买入,尽量不要混合在一起。否则,会失去一些重要的机会。
分步,可以在买入或卖出时进行,但不是必须的。是不是或有没有必要取决于个体判断及策略安排。
动态,指的是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安排用来短期交易,短线目标5%附近。没有必要做极小的交易。年龄大的,更没有必要做日交易。日交易适合年轻人做。
长期,指的是绝大部分时间里的绝大部分仓位按兵不动,除非有明显的判断才可以变换。
市场,很复杂。对于市场,不要主动判断,而是基于市场波动的特征,做好主动的应对。当然,内容太多,难以一一描述。
理性,主要要求投资者做到波澜不惊、从容;不忘初心,一旦选择完毕,不轻举妄动。贯穿整个投资过程。
心理,指的是可以依赖市场特征,投资者思考市场常有的惯性,在局部时间段允许自己做适度的仓位、个股等的调整。这时候考虑的重点不是估值,而是市场面。当然,估值的基础不能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