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心仪的个股,结合估值因素,到底是买还是不买?
如同你年轻时遇上暗恋的异性,敢不敢表白?一个道理。
这种纠结,相信很多投资者遇到过。
目前,我对投资的选择,是基于对市场的机会判断,选择有没有适合我自己的复利目标?
这个适合,指的是复利高低以及实现复利的确定性。
当然,这个目标必然是理性客观的。
同时,必须承认,任何目标,都会有不确定性。
我的观点:收益率预期目标+实现该目标的确定性高度=买不买的两端。
显然,这里的确定性,不是指亏损与否,而是最终实现预期收益的确定性程度。
复利目标决定买入风格。
如果设定15-20%的复利目标,最简单的方式有两种:合理优秀或安全边际。
如果设定20-25%的复利目标,那么执行上面的策略,恐怕会有难度。
如果设定25-30%的复利目标,则更难。必须加上市场极端的机会和另类的策略。
当然,很多投资者会说,25-30%的复利机会,最近的两年比比皆是。
但切记,这“比比皆是“中的绝大部分个股,并不是你事先能做到确定性的判断的。
没有5年以上的耐心准备,你想获得确定性超过25%以上的复利,简直是难于上青天。
因为市场的估值波动率可以远远超过企业内在价值的复合创造率。
2年、3年的短期收益率,哪怕获得顶天的高度,都不足以用来吹牛的。
除非你是私募基金的老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