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体系的输出极限思考

(2018-05-13 13:08:17)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市杂谈

    再完美的投资体现、策略,其最终的输出是有高度限制的。
    有人能够中长期做到年化50%以上的复利,但要长时间保持这样的高度,不可能。
    当然,很多投资者会说:我资金量小,是有可能获取高收益率的。
    这话没错。但很少有人行。
    可以问问自己,过去的10年收益几何?未来30年目标多少?

    目前市场的主流投资理念以及对应的策略,大致有三个样本:格雷厄姆,费雪,自由搏击型的交易风格。
    至于**%的格雷厄姆+**%的费雪混合式的打法,也是逃不出上述样本范围的。
    如果把它看成两元一次方程,两者的百分比可以按自己偏好取舍,0-100%范围内都无妨。
    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格雷厄姆和费雪的风格,哪一个一定占优。

    道理很简单,目前的A股市场时不时地提供适合上述两种类型的风格投资机会。
    未来,可能依然会持续。
    常有人说,现在股市,已经不是格雷厄姆那个年代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那个年代的成长股,也必然是极其低估的,也是可以采用费雪的策略的。

    而现在的股市,成长被合理,甚至适度的高估。
    非优秀低迷的个股,被歧视导致相对低估,甚至严重低估。
    这和格雷厄姆年代,其实是一个道理。
    不管是成长的,还是普通的,和那个年代相比,整体估值被抬高了,只是抬高的程度不一。

    如果长期持有一揽子的优秀组合且不做交易,那么,年化收益率达到20%,已经接近极限。
    25%,则几乎是天花板。个别长期持有腾讯的,只是例外。道理不展开。
    想要输出高收益率,必然需要其他策略配合。
    比如,适当的切换个股(相当于理性的择机)、合理的使用杠杆、长期持有同一个个股且在A股和港股之间套利等等。
    巴菲特获取超额收益,除了结合格雷厄姆和费雪各自优点外,还加了杠杆。    

    选择什么策略,取决于你的认知,以及必不可少的挑战经典、挑战自我的勇气。
    比如,有人关注回撤,有人对回撤保持无所谓的态度,都是可取的。没有对错。
    关键在于最终的输出。
    股龄较长的个体投资者在过去的5年、8年、10年,年化20%以下的,谈不上优秀。

    那些把长期复利目标设定在15-20%的个体投资者,毫无疑问是理性的,但并非不能自我突破。
    资产管理者,考虑到出资人的感受,很多产品只能控制回撤。是无奈,也是必然。
    董宝珍这样的风格,只要出资人愿意,是完全可以获取高收益的。
    所以,我昨天说了,董宝珍的输出能力超强。

    两年前,我就说过,整个雪球,毛估估梁宏的水平最高。
    当然,这个高,并非指投资理念,而是他获取超额收益的(输出)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