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主流资金的投资偏好,是重视公司质地的优秀,但时常忽略股票价格因素。
当然,长期看,持有符合好质地标准的优秀公司,是完全可以获取满意的复利的。
事实上,这类风格的投资者很多,也非常符合市场主流的做法。
尤其是集中在大量私募基金上。
但投资不只是上述一种模式。
不同的投资模式或策略,其实并不矛盾,也无争论门派高低的必要。
我始终认为,一味地排斥其他投资策略,都是非理性的、也是不符合逻辑的。
安全边际策略,无疑也是可以大获全胜的一大门派。
我把安全边际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相对高确定性的安全边际,二是相对模糊的安全边际。
前一种类型,无需解释,它是典型的好策略。而后一种类型,可能并不是上佳的投资策略,但不至于太差。
总的来说,安全边际不属于差的投资策略。
选择安全边际策略的投资者,应当提高甄别公司的能力,力争选择前一种类型的安全边际。
在我看来,安全边际策略主要是遵循两个不知道原则。
第一个不知道,并非是不清楚公司质地,而是认可公司质地的前提下,对其未来的发展步伐大小,我们假设变得不是那么清楚。换句话说,即便公司未来出现持续的低增长,也不会给投资者造成伤害。
这个不知道的其逻辑是,任何质地尚可的公司,也会出现意外的低增长、甚至负增长。何况公司目前处于低迷阶段。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必须重视公司的长期历史属性,选择长期具备优秀基因的公司。公司股价之所以出现安全边际,可能只是暂时的阶段,未来依然有希望的好公司。
第二个不知道,是对市场的非理性延续的时间周期的不知道。
市场先生的报价,是情绪的综合。尤其是A股,呈现牛短熊长的特征。非理性可以维持很长的时间。
对于第二个不知道,投资者必须做好十二分的准备,否则,投资者是不可能扛得住的。
这第二个不知道,是最考验投资者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