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股价暴跌,没钱了。这是我的现在进行时。
事实上,我过去如此,将来或许还会这样。
在聪明的交易者眼中,没钱,或许是不正常的。
比如,仓位的动态控制,就是聪明的交易者的风格之一。
事实上,我认为动态控制确实是极好的一种交易策略。
尤其适合私募基金的管理。
我选择不交易的风格,常常被周围群众定义为笨策略。
股价暴跌,我只能眼巴巴。这是不是一种吃亏?在交易者眼中,不做适当的高抛低吸,肯定是吃亏的。
但我似乎从未觉得吃什么亏,因为策略使然。
我常说,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眼巴巴,是中长期(不交易)投资必然遇上的现象。
我固执的认为,一个新手,入市的第一选择,应该是锻炼耐心。
过不了这一关,未来很难有大的作为。
我给自己预留锻炼耐心的闯关时间是10年。
已过去8年,再2年。
今日,中国平安破了60元,不值得大惊小怪。一年前,中国平安才36元呢!
单看1年的股价变化,还是暴涨的,其暴涨的幅度远远超过我当初的预期。
当初买平安,未来5年的“预期“是股价翻倍。只是拿着拿着,觉察到原来的预期是保守的。
所以下定决心要持有5年(直接或间接,有可能中途切换成兴业银行)。
只是,只是,今天,领导有点忧虑了。
上午11点后,间断的微信我好几条。似乎领导担心要破产?
我,自始至终,重复地回复了同样的三个字:不会的。
我的账户我做主,领导只能无奈的回复我:你现在也只能剩这三个字了。
哈哈!!!
这么多年,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无数次的,眼巴巴看着下跌,但未曾闪过任何吃亏的念头。
跌就跌吧,正常。
未来某一天,当我想交易的时候,我会极其的喜欢下跌。策略使然。
今日因领导微信,特记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