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交易,不融资,那么未来的投资复利只有一条路:等同于企业的内在价值。
这显然不是我目前的投资风格。我选择的标的,其未来的内在价值的复利并不高。
目前我喜欢低估值的简单投资模式,并且暂时也不打算使用策略交易进入成长股。
我非常明白,我选择的低估值股票对应的是低成长,其自身并不能产生高复利的内在价值。
我同样明白,如果把时间拉长,成长股的内在复利必然大大优于低成长的行业和个股。
这么多的夹头喜欢成长自有其道理的。可是、可是、可是,重要的事说三遍:
你选择成长,不等于你就能够获得高复利。买入的价格还不是主要的,关键在于判断未来。
常常有人说贵州茅台,说腾讯。
过去16年,贵州茅台保持35%的复利,腾讯保持45%的复利,但有谁拿到了全额奖金?
我说的是,用所有的本金买入贵州茅台、买入腾讯持有15年不动?
有,也是极少数极少数。如果只是蜻蜓点水式的买入,比如1%的资金,是没有什么卵用的。
有人动不动说腾讯,我曾经说过,2001年腾讯上市之初,你有100万元,只要拿出5万元买入腾讯持有不动,现在这部分市值恐怕就是2000万元了。
事实上,腾讯只有一个,且在港股上市。A股市场没有牛逼到腾讯这般境地的高复利上市公司。
那些辗转港股,声称长期腾讯的投资者很多、很多,但是获取这般暴利的,似乎并不多见。
最近看到一个贴,说未来20年贵州茅台还能够保持30%的业绩增速。
回顾历史,长期持有茅台的投资者,并非因为预计到贵州茅台能够保持35%的复利才投资贵州茅台的。
优秀公司的复利必然优异,但是具体的高度其实很难预测。
甚至都是事后的结果,一切取决于公司的未来。未来?董事长也无能为力判断高度的。
简单地讲,长期持有贵州茅台和腾讯是一种被动的投资模式,未来复利和公司的未来业绩增速高度相关。其实就是等同的。当然,我们必须清醒,优秀会带来高复利。
回到前面,贵州茅台未来20年的业绩增速能不能保持30%的复利?
单凭借直觉是很难判断的。
数据推导,如果20年30%复合增长,则20年后茅台年净利润5万亿元。按20倍估值,就是100万亿元市值。大致相当于目前的16个苹果。
如果腾讯继续保持高增速,届时的市值超过1000万亿。
梦想是要有的。
我是不敢梦想的,所以我选择现实。
现实是,我喜欢主动地争取从低估值身上获取满意的复利。
虽然我不可能设定35%的茅台和45%的腾讯这样的高复利,但低于20%恐怕是不行的。即便最终不达预期,但目标并不动摇。
获取如期的复利,需要加上适度的手段(不包括择机):
安全边际、使用杠杆、利用市场情绪。简称三驾马车。
安全边际是基础。当安全边际完全消失的时候,融资退场,紧接着本金逐步离场,等待下一轮重新进场。
市场情绪是手段,离开了市场情绪,不可能有高复利的机会。
举例:本来10年复利20%,但是中间多了一次泡沫的机会,比如买入后,过了5年,原本只有2.5倍的净值,但是适度的泡沫出现了,变成了4.5倍的净值。
需要说明的是,我选择的个股,其期初ROE必须是具备15%以上潜力的标的。
回顾2015年,我没有做好。
那时候,不怎么懂股市情绪。
我失去了一次翻倍的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