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博友评论:我敢说ZF让茅台**也不会让任何一家银行倒闭。
此话,是不对的。我是坚决不同意的。
政府不会莫名其妙地把一家企业**。
何况贵州茅台是贵州国资委下属企业,属于地方国企。
本来不想谈贵州茅台,怕引起众人的围攻。借着博友的评论壮壮胆,来说一说。
有那么多的投资者关注贵州茅台,并且大多是正面的形象,这是一家消费品企业的护城河之一。
当然,有各种各样的网友观点,论证贵州茅台的各色护城河。
比如地理位置唯一性,产品的优越,品牌知名度,其他酒企无法复制。。。。。。。等等,反正一大堆理由。
但在我看来,这些因素并非是绝对的、主要的核心护城河。
至于有很多投资者,包括一些投资大佬坚信的,离开了茅台镇,就无法做出飞天这样的酱香型好酒。
我是不信的,除非某一天,我脑子进*了。
季克亮先生1963年从无锡轻工毕业来到贵州茅台,彼时年产量只有200多百吨,说当时**指令,由于产量局限需要寻找其他地方复制茅台酒,用以扩大产量,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升级需求。
最终的结果,苦苦科研了N年得出结论是:无法复制。
就是说,离开了茅台镇,就不可能生产出这样的好酒。
哎,苦了今天的“红花郎”。同样是酱香型的酒,其命运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今天,贵州茅台的基酒产量已经超过4万吨,是季克亮先生来贵州茅台时的近200倍。
总有一天,贵州茅台的基酒可以生产10万吨、20万吨的。
多么简单的逻辑,想想,哪里有什么产量限制一说呀?
2017年贵州省实现财政收入1613亿元,我们知道,贵州茅台集团贡献税收超过200亿元。
贵州省长期处于相对欠发达省份行列,每年时不时得到国家的扶贫补助。
由于贵州茅台酒的自身独特风格和品质,加上这样的地利条件,才构成贵州茅台最大的护城河。
全国人民都应该喝贵州茅台酒才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