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融资,必须是极其严谨的。
巴菲特是最大的杠杆交易者,同时,又时时刻刻警告普通投资者不要涉及杠杆交易。
务必!不要轻易的以为融资的头寸赚到钱了,就是正确的交易。
从融资交易的最终结果而言,不能完全确保一定能够获取收益,这和本金是一个道理。
但是,实践中,和本金头寸又有着严格的区分,主要表现在制度限制和利息支付。
其中,制度带来的限制,并非是投资的本质含义,融资的本质是利息支出和未来潜在收益之间的风险比。
由于不同的杠杆比率带来的不同损失或者严重到爆仓,那是另外一个话题。
比如,仅仅只融资10%这样的比率,确实不太可能造成重大创伤,又比如,即使极具有安全边际的,但你使用了3倍、5倍的类似期货这样的杠杆,也是会致命的。
回到融资本质上来,那就是取决于利息高低。至于选择股票错误,那是傻子玩的游戏。
过去我按9%的利息考虑。虽然我现在的实际支出是6.4%,但我依然把它修正为普通理财产品4%的收益的2倍即8%考虑。我的杠杆理念是大概率确保获得2倍的收益率。即,大致为16%的收益率。注意,这不是复合算法。
想要获得收益率有两种途径,一是权益收益,二是成长股的业绩增速基础上确保估值不下移,最终也能够获得16%的收益率。
但是,我不会考虑现在任何的成长股使用杠杆。道理很简单,成长股的业绩增速非常难以预估。
市场上一切采用PE估值的个股,没有绝对确定的低估,都会不在我的杠杆选择范围内。
别人有把握,那是别人的事情。
16%,相当于动态6.25倍市盈率的估值水平。事实上,这还只是理论,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考虑适度的安全边际。比如再加上5-10%的安全边际。
达不到这样的如此条件的,绝不会出现在我的视线中。
我不会为杠杆支付任何溢价。
即便是这样,依然还是小心谨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