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推荐给大家的《巴菲特致合伙人的信》,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巴菲特从1956年开始合伙制,它的制度设计非常巧妙,我们可以从“信”的字里行间感悟出来。
致合伙人的信,虽然也有资金策略的描述,但没有把最深层次的策略说出来。
我想,或许是因为巴菲特抠门,不愿意让合伙人过于清楚知道他的秘密。
1965年1月18日的信,有神秘的一段:
在低估类(相对低估)投资中,股市整体估值标准的变化会给我们带来风险。。。。我们最近采用了一个方法,有望显著削弱估值变化而导致的风险。以前这个风险一直困扰着我们。。。。此类投资一旦估值标准变化的风险,我们可能无路可退。现在我们把这个风险削弱了,此类投资大有前途。
巴菲特没有说明具体的策略是什么,但是,我大致明白,当属资金的动态管理。
初期,由于起始资金规模不大,即便估值标准发生变化,由于合伙人源源不断的追加资金,巴菲特的资金使用效率一直保持高位,甚至不惜动用20%左右的融资。简单的讲,就是常常满仓操作。
但过了近10年后,合伙人的追加的现金流规模无法和巴菲特管理的资产同步扩大,巴菲特意识到估值标准变化带来的风险。
巴菲特不愧为数学高手,资金策略自然而然产生了。
巴菲特的秘密是什么?
我想,和我的第一篇博文描写的,大致是相通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