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精于计算不在于算得精而在于算对头

(2017-06-16 11:24:55)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市杂谈

    昨天的一些博文,有人误以为我只喜欢算细账,其实是理解有误。
    精于计算的前提是寻找能够大概率算得清的标的,出错的概率非常小,而不是去应对难以把握的、会导致致命的误差。
    通俗的讲,就是模糊的正确。是基于保守,做好较坏的预测准备。
    当然,也没有必要做出不合常理的、极其悲观的预测,比如认为银行业未来会持续保持负增长。

    就说兴业,假设未来10年只保持0-5%的增速,十年后,按照净资产估值,也可获得200%的收益率。
    为什么能够获得200%的收益?是目前的估值便宜。
    如果今天兴业银行股价是25元,十年后股价50元,那只有100%的收益。
    从这个意义上讲,兴业银行未来每年的增速是不管是5%还是12%,都能够确保获得算得清的底线收益。
    少,则预期之中,多,则喜出望外。

    反过来,你持有一个25倍PE的个股,一旦增速达不到预期,就会被严重打脸。
    25倍市盈率,即便按照较乐观的市场估值,无论如何,长期复合增长率也要达到15%以上。
    如果某一年,业绩增速只有7%,而不是17%,就有可能面临双杀,惨不忍睹。所以,你无法保证有正收益。
    PE估值的,一般投资者是难以通过计算得到确定性的业绩复合增长。
    除非你有足够的眼光可以判断长期。
    反过来,一家公司具有适度的溢价,且大概率可以判断未来具备可以支撑目前估值的复合增速,那才是理想的。

    精于计算适合PB估值的标的,很难套用在PE估值的个股上。
    PB估值的,即便有些出错,也无伤大雅。
    而PE估值的,一旦预期落空,短期会面临大困境。这是属于“正确的错误”范畴。
    精于计算,本质上是在保守的前提下的毛估估。这种毛估估不会伤害到自己。

    精于计算,算的是估值和业绩增长之间的匹配关系。
    表面上看,算法,是一种模糊的算,但本质还是精。
    为自己的投资而精。
    精到保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