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指数波动幅度远高于收益增长的启示

(2016-12-01 14:24:02)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市杂谈

    有兴趣的投资者可以仔细的观察、统计上证指数的波动幅度,很有点意思。
    我敢断言,做这样的累活,至少不会亏待你的付出。
    当然,波动的周期设定可以有很多种,比如一天、一周、一月、或者一年,甚至十年。
    昨天博文谈到从1995年计算,上证指数的年化复合增长大致在7.7%,可见股市投资赚钱不容易。

    昨晚,还看了一部分雪球嘉年华的嘉宾演讲文字稿,蛮有点感触。
    有人说,过去的十几年投资指数基金可以获取14%的收益率。
    我们不去深究是什么行业的指数基金?这14%是复合收益还是平均收益?
    问题的关键是,在十几年之前,你如何做出选择买什么行业的基金?这个14%的策略目前还有效吗?

    还有,居然敢讲上证指数是在1991年推出的。
    读着文章,我只能是窃笑了。我纳闷了,连基本概念的都没有?还敢当着这么多群众讲?
    莫非是文字记录有误?我还真懒得查录像了。
    我不反对任何的投资体系,但是感觉到,大多数的演讲嘉宾缺乏完整的逻辑。

    话归正题。

    我保守的选择了2012年8月到2014年7月累计24个月的区间段统计数据。
    因为在这24个月区间内,上证指数的波动较小,大致维持在2000点上下小幅波动。
    但是,即便小幅波动,这24个月的上证指数平均波动幅度也达到了8.2%。

    这个8.2%的数字能够有什么联想?
    那就是按照7.7%的年化复合收益考虑,相当于每个月的收益在0.6%多一点点。
    可见,指数月平均波动幅度是月递增收益的13倍之多,好比我们坐船出海,一路遇上的是12级以上的台风。
    真的是非常折磨投资者。难怪有人说,比守寡还难。

    同样的道理,换算成年为单位,比值会少一些。反过来,换成天为单位,可能更大,可以是几十倍。
    当然,换算成十年为一个单位,两者的比值会远远拉近很多。如果换成二十年周期、三十年周期?

    至此,我们可以明白一些道理:
    时间拉得越长,股价波动和投资收益率之间的比值会越来越接近1。
    这个“1”是非常有点意思的。
    它包含了很多的投资哲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