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一个含义深刻的词汇。
我套用一句经典来剖析常识的含义:天上不会掉馅饼。
投资领域,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生活中非常具有常识的人,一旦步入股市会变成缺乏投资常识。
投资常识很多,比如:不要去定性当前大盘的属性,不要去预测指数走势,等等。
可偏偏有很多投资者喜欢做这样的分析。我在想,哪怕你有最大的胜算,都称不上有大的格局。
说说自己对常识的举例和思考:
大部分人是亏钱。 极大多数投资者喜欢把股票当筹码玩,结果是少数人胜出。
A股整体估值从来未便宜过。A股市场从诞生以来,早就成了博弈场,泡沫溢地,不是骗子,就是傻子。
大多数投资者预期收益设定是不客观的。长期而言,世界各国的股市指数复合上涨率大概6个点上下。
1664、1849、2850、2638.。。。都不能够代表个股是便宜的。事实上,极大多数个股依然泡沫严重。
15元的兴业银行是便宜的,更不要说曾经的9元,甚至7元的浦发、招商、兴业。
2000点的广汇能源,市场底部7元,便宜吗?不便宜!
居然有人高调去拜访并大秀喝茅台情节,这是不明智的。
天地侠影是没有说谎的。这些,也都是常识。
三年前20多元的白云山,没有任何安全边际,未来投资收益是不确定的。
100多元的百润股份,它生产的鸡尾酒,只是一个广告轰炸的概念,不可能得到市场的持久认可。
年轻人现在不喝茅台,但将来,这些不喝茅台酒的年轻人中一定有人只喝茅台酒。
与其绞尽脑汁分析东阿阿胶的未来,不如粗暴买入200元的贵州茅台让人更加安心。
泸州老窖股价会被五粮液慢慢赶超,如同五粮液市值慢慢被贵州茅台赶超,一个道理。
28元的乐视网,依然泡沫,依然不确定。
万科的股价超过兴业银行也是不合理的。
买入5.25元的交通银行一定不会亏钱的。
做三年、五年、十年的投资规划是应该的,这也是常识。
可说的太多,不说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