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信心的投资者,大多在于对股价波动的理解过于短浅。
至于短期炒作风格,当然不属于我要的讨论范围。
我接触的极大多数投资者一旦看到股价下挫,总以为天要掉下来了。
再加上,主流媒体宣传的投资风格就是趋势和止损策略。
客观上股价短期变化很难预期,但是对于个股底部区域的预估,并非不可以思考。
这是金融行为学的范畴,也是心理学课题。类似的比喻,就是观察分析投资大众如何做出不合理决策。
事实上,20多年的A股市场隐隐约约包含了市场大众的情绪轨迹。
比如,我前面文章说的北京银行,7元意味着历史最低估值,完全可以作为买入的依据。
同样是身边股友,我的博文以后,有7元出头买入北京银行的,且买入价格比我的更低。
但是极大多数朋友不敢买入。曾经有很多股友托嘱咐我,一旦有个股机会希望我我告知他们。
上周二早盘,我的北京银行被套,我立即打电话给两位朋友,但他们最终依然没有买入。
可见,极大多数投资者,一旦股市下跌,信心全无。
而我,根本不知道北京银行短期会涨,只是知道8元以下物有所值。
至于北京银行什么时候涨,我从来不会关心。
因为我清楚我没有这样的能力。但是长期会涨,我是坚信的。
所以,我对某些标的在某些股价,我是信心十足的。
我常常傻傻的想,最深刻的信心是不是来自善良的一颗心?
如果是,这种善良可以来自自身的修心。
当然,浅层次的投资信心还离不开对投资标的的估值理解。但是,这是最基础的知识。
为什么很多投资者不愿意去学习最基础的东西?其实,很多投资者的投资出发点就是贪欲。
投资经典术语说,就是称重器。按中国传统文化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本质上不只是知识层面的东西。
我想到了一句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你相信这句话吗?若你不相信,恐怕在投资领域也同样会不相信。
我想,唯有深深的理解这些道理,你才真的会有信心和耐性。
有了信心,自然也会有耐性,信心和耐性其实就是一对双胞胎。
投资,本质上就是投资者欲望的体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