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市的理性投资者,如我,往往从基本面开始入手。但更多的新手想的是赚快钱。
A股市场的非理性力量,一直以来远远大于理性的力量。
A股的同向度一直极高:一涨普涨,一跌普跌。泥沙俱下的格局。
个人五年多的经历,A股就是这样的特征,基本面投资者也会被打得鼻青眼肿。
能够坚持自己价值思维的投资者少之又少。
而绝大多数投资者最终得到的教训是,应该高抛低吸、波段操作。
虽然这样的高手凤毛麟角,但成了众多股民的追捧的偶像,谁都想成为赚快钱的选手。
这就是被市场逼出来的“科学理性”的投资手段。
只要股的市场制度不改变,这样的“共识”永远也不会改变。
要消除爆炒的恶习,唯有一个办法,严格实施退市制度。
但是,退市是难于上青天的。所以,A股的恶性循环很难改变。
理性的投资者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交易策略呢?比如说,适当的做些高抛低吸的“好习惯”?
这,当然可行。前提是你需要相对应的能力。
一个比较妥当的方式是买入的时候做到理性:价格足够的低。那么,股价高了以后适当的减仓是完全可行的。
关键在于不要盲目追高。我的任何追高都是按照新的建仓原则思考的。所以,融资的模式最好是多账户操作。
相当于不同的账户由于起点不同,切入的成本不同、策略不同,关键在于整体风险都是可控的。
比如,目前的北京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只要保持100%以下的杠杆是难以被平仓的。
目前的银行股的投资价值又到了我一直说的三五年三五倍的新起点了。
你相不相信、我不管。能不能实现,我也真的不知道。但是我是相信的,过去的五年时间里,我也是这样做的。
巴菲特的最大优势不是他的投资智慧,而在于他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可以持续的入市。
有了足够的后备资金支撑,然后选择优秀的企业,还会怕股价跌去一半?
如果我有足够的后续资金,我根本不在乎浦发银行跌去一半。
年轻投资者有的是时间,时间才是年轻人最大的财富。
我中肯的提醒年轻投资者,较好的投资方式是,先修炼耐性。修炼耐性的廉价本钱就是时间。
等你完成修炼,你有的是机会。
而我这样岁数的投资者,能够投资的时间也就20多年,我和大多数投资者不同的是,我必须投入大资金才能够实现我的财富增值。
我们假设做到10年5的收益,那么,如果你有5个10年的投资时间,你是3125倍,我只有25倍,你远远超过我。
加载中,请稍候......